冬颖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EBL-CBL-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学本科实习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被引量:8
- 2023年
- 临床药学是药学与临床医学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1],是以患者为中心,研究临床药物治疗实践,以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科学。2012年,教育部将临床药学专业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2],陆续出台了《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国临床药学实践基地建设标准》,为临床药学本科实践阶段的教学制定了规范和要求[3],但各医疗机构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尽相同,导致实习阶段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 冬颖徐智宇郭瑛孙建军
- 关键词:临床药学本科实习循证药学多元化教学
- 植物乳杆菌ZXH-1304S降解肌酐和尿酸的活力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体外利用含肌酐和尿酸的MRS培养基诱导植物乳杆菌ZXH-1304S,检测菌株体外降解肌酐和尿酸的能力,并考察其对酸性环境和胆盐的耐受能力。利用氧嗪酸钾和腺嘌呤灌胃建立高尿酸血症的大鼠模型,考察植物乳杆菌ZXH-1304S对模型大鼠血肌酐和尿酸的影响。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可明显降解肌酐和尿酸,且该菌能较好地适应酸性环境,对胆盐有一定耐受性。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该菌能够极显著降低模型大鼠体内肌酐和尿酸的含量(p<0.01)。植物乳杆菌具有较强的降解肌酐和尿酸的能力,有望成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替代疗法或补充疗法。
- 张晓晖关海滨冬颖张爱武
-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高尿酸血症肌酐尿酸
- 白细胞计数与静脉血栓栓塞的关联: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淋巴细胞5种白细胞计数与静脉血栓栓塞(VTE)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以5种白细胞相关的遗传变异基因作为工具变量,以VTE发生风险作为结局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为主要分析方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WME)、简单模型及加权模式法作为补充,对5种白细胞计数与VTE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分析,再进行反向MR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对VTE发生风险具有因果关联,其中中性粒细胞计数IVW(OR=0.867,95%CI:0.761-0.981,P=0.031),MREgger(OR=0.754,95%CI:0.571-0.996,P=0.048),加权中位数法(OR=0.846,95%CI:0.729-0.981,P=0.027),加权模型(OR=0.748,95%CI:0.595-0.942,P=0.014);淋巴细胞计数IVW(OR=0.838,95%CI:0.741-0.949,P=0.005),加权中位数法(OR=0.024,95%CI:0.718-0.977,P=0.024)。反向MR分析表明VTE发生风险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有因果关联,其中IVW(OR=0.989,95%CI:0.980-0.999,P=0.024)。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对VTE发生风险有因果关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量降低可能会增加VTE的发生风险;VTE发生风险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有因果关联,VTE发生风险降低可能会增加中性粒细胞数量。需进一步研究来了解这种因果关系背后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 郭展立王媛张磊李嘉媛李若柠冬颖孙建军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血栓栓塞疾病白细胞计数
- 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影响血小板功能和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2005年,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被发现,发现者认为其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大量国内外学者对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与血小板功能和血栓形成做了大量的验证性研究,我们对近十五年的相关研究文献做了整理与分析。
- 李占军冬颖周佳孙建军
- 关键词:血小板功能血栓形成
- 蒙药肋柱花的抗炎活性部位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筛选肋柱花体外抗炎的有效活性部位。方法:(1)先后用75%乙醇和水提取肋柱花,分别由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极性由低至高)分别萃取得不同部位);(2)以平皿钢管法测定肋柱花不同部位抗炎活性。结果:不同部位比较,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菌抑菌活性都较强。结论:乙酸乙酯部位为抗炎活性部位。
- 孙建军冬颖于东升胡玥
- 关键词:肋柱花抗炎活性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