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志龙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熔石英
  • 2篇压痕
  • 2篇元件
  • 2篇亚表面
  • 1篇形貌
  • 1篇研磨加工
  • 1篇体动力学
  • 1篇抛光
  • 1篇抛光加工
  • 1篇流体动力学
  • 1篇磨加工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压痕
  • 1篇光滑粒子流体...
  • 1篇光学
  • 1篇光学元件
  • 1篇过程数值模拟
  • 1篇表面残余应力
  • 1篇脆性
  • 1篇脆性材料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3篇王洪祥
  • 3篇严志龙
  • 2篇周岩
  • 2篇王景贺
  • 1篇白桦
  • 1篇翟文杰
  • 1篇陈贤华
  • 1篇侯晶
  • 1篇徐曦
  • 1篇钟波

传媒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熔石英元件抛光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为解决传统检测方法无法直接定量检测非晶体熔石英玻璃表面残余应力的问题,基于脆性固体断裂力学理论,推导残余应力的理论计算公式,提出光学元件抛光加工表面残余应力计算新方法.采用尖锐压头进行纳米印压实验,提取压痕过程中对残余应力敏感的参数,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确定拟合线的斜率,通过测量残余应力引起其他物理参数的变化计算残余应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得到残余应力值与应力双折射仪检测得到的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提出残余应力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王洪祥侯晶严志龙朱本温陈贤华
关键词:纳米压痕
光学元件亚表层裂纹成核临界条件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压痕实验和连续刚度测量法得到了熔石英材料硬度和弹性模量随压入深度的变化曲线,系统分析了材料由延性到脆性转变的过程,确定了熔石英晶体在静态/准静态印压和动态刻划时产生裂纹的临界载荷和临界深度。渐变载荷刻划实验结果表明,划痕过程诱发的裂纹对法向载荷有很强的依赖性,载荷较小时材料去除方式为延性域去除。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首先产生垂直于试件表面的中位裂纹和平行于试件表面方向扩展的侧向裂纹,而在试件表面上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特征。载荷进一步增加后,侧向裂纹扩展并形成了明亮区域,最终诱发了沿垂直于或近似垂直于压头运动方向扩展的径向裂纹,实现了材料的脆性去除。
王洪祥王景贺严志龙周岩徐曦钟波
光学元件研磨加工裂纹形成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传统有限元方法过度依赖于网格,计算时磨粒和工件接触区域的网格畸变严重,很难模拟脆性材料加工中材料内部裂纹的形成过程这一问题,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建立单个磨粒切削加工过程的FE/SPH耦合有限元模型,对熔石英材料研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为脆性材料切削过程的仿真提供了新途径.系统分析研磨加工中亚表层裂纹的形成过程以及切削参数对亚表层裂纹深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磨粒刚开始切入工件时材料处于弹/塑性变形阶段,随后在磨粒的挤压及撕扯作用下,材料内部产生大量微裂纹,微裂纹的合并、连通和扩展最终形成了平行于工件表面的横向裂纹和垂直于工件表面的纵向微裂纹,导致工件材料的脆性断裂去除.
王洪祥严志龙王景贺周岩白桦翟文杰
关键词: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研磨加工脆性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