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蕾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牙周
  • 4篇牙周炎
  • 4篇碳氢化合物
  • 3篇牙髓
  • 3篇钛表面
  • 3篇慢性
  • 3篇慢性牙周炎
  • 2篇电解质
  • 2篇再生术治疗
  • 2篇溶血活性
  • 2篇脱钙技术
  • 2篇念珠菌
  • 2篇缺损
  • 2篇染色
  • 2篇理化性能
  • 2篇激光
  • 2篇骨缺损
  • 2篇ER:YAG
  • 2篇ER:YAG...
  • 2篇HE染色

机构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万蕾
  • 8篇卢海宾
  • 7篇张雪洋
  • 7篇容明灯
  • 4篇章锦才
  • 4篇周磊
  • 3篇轩东英
  • 2篇李少冰
  • 2篇黄雁红
  • 2篇苏媛
  • 1篇丁祥龙
  • 1篇高岩
  • 1篇郭泽鸿
  • 1篇孙书昱
  • 1篇罗刚

传媒

  • 2篇广东牙病防治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口腔疾病防治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届全国牙...

年份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牙周炎对牙髓病理变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正>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程度牙周炎患牙牙髓的病理变化,评估牙周组织炎症与牙髓病理变化的关系,为临床上正确判断牙周炎患牙的预后及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了162个患者的242颗中重度牙周炎患牙,制作牙髓组织切...
万蕾轩东英章锦才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病理变化
文献传递
Er:YAG激光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估Er:YAG激光(erbium-doped:yttrium aluminium garnet)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治疗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形成环形牙槽骨吸收的种植体周围牙周炎患者15例,共26颗患牙,按照随机照原则分为2组,试验组(14颗)采用Er:YAG激光联合GBR的方式治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对照组(12颗)采用机械刮治联合GBR治疗牙槽骨的缺损。在基线和6个月时进行临床牙周指标的检查测定,包括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t,CAL),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术后PI、SBI、PD及CAL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2组PI均值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SBI分别为(0.8±0.2)、(1.1±0.2);PD分别为(5.8±0.8)mm、(6.2±0.6)mm;CAL分别为(2.3±0.7)mm、(3.6±0.6)mm。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YAG激光联合GBR在治疗种植体周炎骨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卢海宾万蕾容明灯张雪洋苏媛
关键词:ER:YAG激光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
影响念珠菌溶血活性的相关研究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30年里,人类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这些感染可能是表面的,影响皮肤、头发、指甲和黏膜,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影响机体的主要器官。关于真菌类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存在很多因素,但是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免疫抑制治...
万蕾
关键词:念珠菌溶血活性电解质表型转换
文献传递
Er:YAG激光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后牙区牙周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估Er:YAG激光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后牙区牙周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牙周袋深度≥6 mm,伴垂直型骨吸收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8例,共6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Er:YAG激光联合GTR的方式治疗牙槽骨缺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GTR技术治疗牙槽骨缺损。在基线、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退缩指数(GR)、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丧失(CAL)及牙槽骨高度(AH)检查。结果术后两组患牙的各项指标均比基线时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SBI、PPD和CAL显著减少,AH显著增加(P<0.05);两组的GR无显著差异(P>0.05)。X线检查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区较对照组获得更多的新骨生成。结论 Er:YAG激光联合GTR治疗后牙区牙周炎骨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牙槽骨再生效果优于单纯GTR。
万蕾卢海宾张雪洋容明灯黄雁红
关键词:ER:YAG激光牙周手术牙周骨缺损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11年
牙周炎主要破坏邻近牙根的牙周组织,牙髓炎主要影响牙髓及根尖周组织,这两种不同的组织在胚胎起源、解剖结构及功能等方面存在密切的联系,研究由来已久。本文就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发病机制、诊治及预后进行综述。
万蕾章锦才
关键词:牙周炎牙髓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碳氢化合物污染对酸蚀处理钛片表面成骨细胞生长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暴露于空气中的钛表面容易受到碳氢化合物的污染,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程度的碳氢化合物污染对钛片表面生物活性及对成骨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将酸蚀处理的钛片分成4组,用常规的保存方法分别储存不同的时间。通过扫描电镜,表面轮廓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接触角测量等手段分析钛片表面理化性能的变化,然后在钛片表面进行细胞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钛片的表面形态不会随着储存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但是,钛片表面的化学组成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而改变,碳含量从25.99%增加到48.16%。另外,碳氢化合物污染还改变了钛片表面润湿性,从最初的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细胞培养结果表明,碳氢化合物的污染不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与增殖。因此,改良钛表面的保存方法以保持其表面活性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卢海宾万蕾张雪洋容明灯郭泽鸿周磊
关键词:钛表面酸蚀
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估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牙列缺失患者27例,平均年龄为(56.0±6.5)岁,共植入Zimmer TSV种植体158枚,其中132枚用于即刻负重。在术后1 w内完成临时修复体,并进行即刻负重,所有的临时修复体均采用螺丝固位,6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在即刻负重后的6、12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种植体的存留率、修复体的功能及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结果所有进行即刻负重的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未出现种植体及基台松动脱落的情况,修复体功能正常。X线检查示:在进行即刻负重后6、12个月,颈部牙槽骨吸分别为(0.45±0.21)、(0.55±0.12)mm。结论 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万蕾卢海宾张雪洋容明灯黄雁红苏媛
关键词:无牙颌骨结合
慢性牙周炎对牙髓病理变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研究背景:   牙周炎是人类口腔中两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当前我国成年人中80%~97%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牙周炎是人群中最广泛流行的慢性感染性口腔疾病,也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万蕾
关键词:牙周炎牙髓组织病理脱钙技术HE染色
文献传递
紫外线对老化钛表面理化性能及生物活性的再激活作用
2017年
背景: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钛种植体会出现老化现象,表面理化性能及生物活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最终的种植体-骨结合效能,如何迅速有效的恢复钛表面的理化性能及生物活性值得深入研究。目的:探讨紫外线对老化钛表面理化性能及生物活性的再激活作用。方法:将经过喷砂酸蚀处理的钛片随机分为3组,A组为喷砂酸蚀处理后的新鲜钛片,B组为常温常压保存4周,C组为常温常压保存4周后紫外线照射15 min,采用表面轮廓测量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水接触角分析仪检测钛表面的粗糙度、元素构成及表面能。将MG63成骨细胞分别接种于3组钛片表面,接种30 min、1 h、2 h、4 h,以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黏附能力;接种1,3 d,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1)3组钛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差异;(2)A、C组钛片表面C元素含量低于B组(P<0.05),Ti、O、N元素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钛片表面各种元素构成无明显差异;(3)A、C组钛片表面静态水接触角均为0°,B组钛片表面静态水接触角为115°;(4)接种30 min、1 h、2 h、4 h,A、C组钛片表面的细胞黏附数量高于B组(P<0.05),A、C组钛片表面的细胞黏附数量无明显差异;(5)接种1,3 d,A、C组钛片表面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B组(P<0.05),A、C组钛片表面的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6)结果表明,紫外线可激活老化钛表面的理化性能及生物活性,显著减少碳氢化合物的污染,恢复钛表面的高表面能,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
卢海宾万蕾张雪洋容明灯周磊
关键词:生物材料钛表面碳氢化合物理化性能再激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氯化钙浓度对念珠菌溶血活性的影响
2017年
目的通过将固定浓度的念珠菌菌悬液分别滴加到含有不同浓度CaCl_2的羊血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念珠菌溶血活性的差异,评估CaCl_2对念珠菌溶血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5株念珠菌,其中包括21株临床分离株和4株标准株,配制4个不同浓度CaCl_2的羊血培养基,分别为0%、0.5%、1%和2.5%(g/m L),于37℃、5%体积分数CO_2培养。观察24 h、48 h、72 h的溶血反应并拍照、记录。结果念珠菌在不同浓度CaCl_2的羊血培养基中的溶血指数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929,P<0.001)。其中不含CaCl_2的溶血指数为2.749±0.103,含0.5%、1%和2.5%依次为2.247±0.079、2.013±0.092和2.150±0.066。结论不同浓度的CaCl_2会影响羊血培养基上念珠菌的溶血活性。
万蕾卢海宾罗刚
关键词:念珠菌溶血活性电解质氯化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