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惠英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F型小麦不育系育性与杂种优势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山西省选育的新型小麦不育系。为研究F型不育系的生态适应性和选育强恢复系,采用分期播种和花粉粒染色方法研究了育性表现,同时利用380个小麦品种(系)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测定其育性恢复性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受品系、播期影响,即使是相同的品系单株之间、相同单株不同分蘖间育性也有一定差异。F型不育系恢复源广,具有易恢复性。以晋麦47、临汾615,太5293、晋太182、晋太170、太629-8、扬麦12、太113、小凡12、普冰701、轮选1697、航麦247、济南17、太712以及14F54921-38,4522,15品43和V89作亲本配制的18个组合表现育性恢复度高,具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
- 温辉芹马惠英裴自友任永康程天灵李雪卜斌牛瑜琦唐朝晖
- 关键词:小麦育性
- 耐密高产小麦新品种太春3473选育及高产技术研究
- 2017年
- 太春3473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倍体硬粒小麦温光敏不育系DT94-1与六倍体普通小麦10686远缘杂交培育的高产中筋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14005号)。该品种主要特点为中矮秆、耐密抗倒、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较好。一般穗数40万~45万/667 m^2,穗粒数36粒,千粒重38~40 g,适宜中高水肥地种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不仅填补了山西省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空白,在开展种间、亚种间两系法杂种优势研究的同时,其后代根据结实率及温光反应情况也可选育出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达到资源创新、杂优利用与新品种选育共赢的目的。
- 马惠英卜斌孙振
- 关键词:硬粒小麦远缘杂交选育高产技术
- 矮杆高产抗倒伏冬小麦新品种—太麦101
- 2019年
- 太麦101(试验名称为晋农110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以济麦20为母本、作物所自育冬小麦品系V15作父本人工杂交,采川系谱育种法对杂交后代选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80010。1特征特性太麦101为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47 d。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平均株高72.2 cm,株形紧凑,抗倒性强。茎秆较粗,韧性好。后期有蜡质,旗叶上冲,穗层整齐,熟相好。
- 卜斌马惠英孙振关超畅志坚
- 关键词:冬小麦抗倒伏
- 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瓶颈问题被引量:8
- 2011年
- 农业技术推广不适应新时期成果转化推广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必须彻底打破瓶颈,与时俱进,采取新的措施,把推广工作做好,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实现农村经济又快又好的良性发展。
- 任君马惠英
- 关键词:农业技术
-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4
- 2015年
- 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 任君马惠英
-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