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婕 作品数:12 被引量:107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采用2018版LI-RADS诊断肝细胞癌的效能 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采用2018版肝脏报告及影像数据系统(LI-RADS)在高危人群中诊断肝细胞癌(HCC)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行Gd-EOB-DTPA增强MRI并于1个月内进行肝切除术的130例肝硬化高危结节患者(134个局灶性肝脏病灶).由2名放射科医师进行独立盲法阅片,根据2018版LI-RADS评估每个病灶的主要征象、辅助征象及LI-RADS分级,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2名医师诊断的一致性(Kappa检验)及效能.结果2名医师间LI-RADS分类的Kappa值为0.628(95%可信区间0.565~0.691),一致性良好.LR-5作为诊断标准,医师1根据2018版LI-RADS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准确率分别为80.4%(78/97)、75.7%(28/37)、0.5608和79.1%(106/134),医师2分别为87.6%(85/97)、73.0%(27/37)、0.6059和83.6%(112/136).LR-4+LR-5作为诊断标准,医师1根据2018版LI-RADS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准确率分别为91.8%(85/97)、67.6%(25/37)、0.5931和82.1%(110/134),医师2分别为96.9%(94/97)、67.6%(25/37)、0.6446和88.8%(119/134).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MRI,2018版LI-RADS在高危人群中诊断HCC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率. 杨采薇 蒋涵羽 宋彬 陈婕关键词:造影剂 肝癌影像学机遇与挑战——中国十年来发展成果及展望 被引量:3 2022年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高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医学影像学在肝癌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十年来中国肝癌影像研究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超高磁场、多核MRI、光子CT等影像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肝癌患者的早筛、早诊、早治和全程优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运用AI结合多维度组学(影像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将会进一步揭示肝癌的“临床-影像-病理-分子”核心关联机制,为无创性评估肝癌的病理特点、基因特征、免疫表型、分子亚型、疗效及预后带来新的机遇,为肝癌患者更加精细化和个体化的临床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影像技术为脉络主线,归纳总结了近年来MRI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的应用及肝胆特异性对比剂使用、扩散MRI技术、功能MRI技术、影像组学与AI、CT影像等在中国的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成果,展现了这些年我国肝癌影像领域的蓬勃发展和辉煌成就,同时也提出了当前肝癌影像研究的局限性,未来需要根据国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人群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设计,建立涵盖人群广、代表性强的多中心研究队列,建设同质化、高质量的全国肝癌影像数据库;同时需要注重原创性影像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未来将运用AI结合影像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深入研究肝癌的病理特征、基因表型和预后转归,促进医学影像深度参与肝癌患者的全流程临床管理,为精准医疗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实现国民大健康的战略目标。 陈钇地 蒋涵羽 陈婕 曲亚莉 叶铮 魏毅 魏鸿 盛流吉 宋彬关键词:基因特征 免疫表型 分子亚型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技术 计算机断层成像 肝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8 2020年 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在慢性肝脏损害基础上由肝硬化结节发展演变为HCC的多步癌变模式和主要病理改变已得到公认,这些改变成为了影像学检出、诊断和评价HCC的重要依据。本文拟对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的病理特征、HCC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加深影像医师对HCC影像表现的认识,帮助提高影像诊断HCC的能力。 张韵 魏毅 叶铮 魏鸿 张珍 陈婕 宋彬关键词: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影像诊断的“术”与“道”--影像技术与病理特征 被引量:3 2021年 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multi-step hepatocarcinogenesis)是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特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HCC最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成为影像学活体无创诊断HCC高特异性的基础。近年来,在形态学成像的基础上结合功能影像学技术可以实现对HCC多种微观病理改变的可视化和定量分析,使得对HCC的深层次精准影像评价出现了新的局面。结合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的多层次病理特征,本文复习归纳了相关功能影像技术进展和HCC诊断新标准,旨在加深对影像成像的“术”和所反映的病理层面的“道”的认识和理解。 魏毅 叶铮 蒋涵羽 曲亚莉 张韵 陈婕 魏鸿 姚杉 宋彬关键词:肝细胞癌 病理特征 影像技术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最近5年胰腺肿瘤分子影像学研究热点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最近5年来胰腺肿瘤分子影像学领域的研究状况,为广大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下载PubMed数据库中最近5年发表的胰腺肿瘤分子影像学研究文献题录,使用Bicomb 2.0软件统计分析文献的发表年代、来源期刊及期刊所属国家、第一作者以及高频主要主题词分布情况,对文献第一作者所属研究机构进行人工逐条统计分析。将出现频次不小于2次的主要主题词作为高频主要主题词,建立词篇矩阵,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筛选出相关文献28篇,获得该领域研究热度趋势、来源期刊分布、各国研究热度等数据资料。高频主要主题词共计20个,通过对高频主要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个主要研究热点方向。结论最近5年来胰腺肿瘤分子影像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治疗与基因、诊断与代谢、核医学成像、药理学及病理学5个方向。 吴明蓬 钱蓉 陈婕 张笑 黄子星 宋彬关键词:胰腺肿瘤 分子影像学 文献计量学分析 新亚特兰大分类下不同CT评分标准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器官衰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基于急性胰腺炎新亚特兰大分类,比较Balthazar CT严重指数(Balthazar 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CTSI)、修正CT严重指数(modified 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MCTSI)和胰腺外炎症评分(extrapancreatic inflammation on CT,EPIC)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发生器官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因急性胰腺炎入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其CTSI、MCTSI、EPIC、局部并发症及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和新日本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new Japanese severity score,NJSS)诊断早期器官衰竭的受试者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1 54例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首次腹痛至检查间隔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CTSI、MCTSI、EPIC及局部并发症评价早期器官衰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评分系统BISAP和NJSS评价早期器官衰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评分系统能在早期准确预测急性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情况。 陈晨阳 王齐艳 吴明蓬 陈婕 黄子星 宋彬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大数据时代的精准影像医学:放射组学 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总结放射组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复习放射组学相关文献,对其发展过程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结果放射组学产生于大数据的背景下,已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等领域展开应用。结论放射组学是大数据时代精准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敏 宋彬 黄子星 陈婕 胡富碧关键词:放射学 扩散峰度成像预测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使用扩散峰度成像(DKI)评价肝细胞癌及癌周肝实质浸润情况,探索其在预测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55例行肝切除术的肝细胞癌(HCC)患者,依据随访情况分为早期复发(1年内复发)与非早期复发两组,搜集、评估患者临床信息和常规MR影像特征,定量测量DKI参数图获得肿瘤和癌周肝实质的平均扩散系数(MD)值、平均扩散峰度(MK)值。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寻找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定量参数诊断早期复发的效能。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中,高甲胎蛋白水平、高巴塞罗那分级、原发病灶数两个及以上、高级别HCC、癌周肝实质低MD、癌周肝实质高MK均与早期复发相关(P<0.05)。其中高级别HCC[比值比(OR)=5.37,95%可信区间(CI):1.01~28.50,P=0.048]和癌周肝实质高MK(OR=5.38,95%CI:1.53~18.92,P=0.009)是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癌周肝实质MK预测早期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P<0.001),其值为0.96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2%、64.3%。结论 DKI评价HCC癌周肝实质浸润情况对预测患者早期复发有中等预测价值,癌周肝实质MK联合HCC病理分级对判断患者早期复发有一定潜力。 曹立坤 段婷 陈婕 夏春潮 宋彬关键词: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预后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与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通过文献复习的方法,对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在腹部、胸部、头颈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与病理类型进行全面综述。结果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移植后主要由EB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治疗引起的一组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通常为诊断该病的第一线索,不同部位的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具有各自不同的影像学特点。结论熟悉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及其影像学特点对于诊断该疾病、明确活检取样部位以及评估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曲亚莉 吴明蓬 陈晨阳 王齐艳 陈婕 黄子星 袁放 宋彬关键词: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免疫抑制治疗 EB病毒 影像学表现 Gd-EOB-DTPA在肝细胞癌分子影像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16年 肝细胞肝癌为世界第5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中晚期患者预后较差,改善患者预后主要依靠早期正确诊断。Gd—EOB-DTPA是一种新型肝细胞特异性钆对比剂,具有动态期及肝胆特异期双相增强功能,其肝胆期通过正常肝细胞对对比剂的摄取使得病灶呈相对低信号,从而易于病灶的检出和诊断,提高早期HCC检出和诊断符合率。但研究发现依然有5%~15%的HCC在Gd-EOB-DTPA肝胆特异期表现为异常等或高信号。OATP、MRP以及HNF3β、HNF4α等为目前已知与Gd—EOB-DTPA肝胆期表现密切相关的蛋白通道和基因。通过对Gd—EOB-DTPA肝胆期信号特点进行分析,可间接获得0ATP—MRP蛋白通道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对HCC生物学行为进行预测,进而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陈婕 宋彬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分子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