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加利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油茶
  • 2篇多样性
  • 2篇种质
  • 1篇蛋白
  • 1篇性状
  • 1篇液体培养条件
  • 1篇引物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营养成分分析
  • 1篇优树
  • 1篇优树选择
  • 1篇油茶资源
  • 1篇油茶籽
  • 1篇油茶籽油
  • 1篇有效性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育种
  • 1篇砧木

机构

  • 9篇海南省农业科...
  • 9篇海南省农业科...
  • 2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海南省农业科...

作者

  • 10篇郑道君
  • 10篇陈加利
  • 4篇王春梅
  • 4篇戚华沙
  • 3篇陈宣
  • 3篇杨立荣
  • 2篇陈业光
  • 1篇陈健妙
  • 1篇张治礼
  • 1篇王健

传媒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脂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岛越南油茶种质CdS-RNase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多样性分析
2024年
【目的】为了分析海南岛本地越南油茶种质中CdS-RNase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多样性,探索CdSRNase蛋白类型与越南油茶自交坐果率之间的关系,为依据CdS-RNase蛋白类型合理搭配越南油茶田间种质和提高越南油茶坐果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60份海南岛本地越南油茶种质,以其花柱c DNA为模板,RT-RCR特异扩增CdS-RNase基因序列。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切胶回收CdS-RNase基因特异性扩增条带,并把特异性扩增条带连接到平末端测序载体上。将测序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用带有卡那霉素抗性的LB固体培养基筛选阳性单克隆,测序得到CdS-RNase基因序列。随后,60份越南油茶种质与“CV1”~“CV18”的CdS-RNase基因序列一起用于基因单体型划分、单体型聚类分析、获得CdS-RNase蛋白氨基酸序列、CdSRNase蛋白分型、CdS-RNase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等。最后,根据越南油茶种质中Cd S-RNase蛋白类型,把越南油茶种质划分为三类:类型Ⅰ,只检测到正常CdS-RNase蛋白;类型Ⅱ,同时检测到正常CdS-RNase和突变CdSm-RNase蛋白;类型Ⅲ,只检测到CdSm-RNase蛋白。每类越南油茶种质挑选5份,开展自交坐果率统计试验。【结果】78份海南岛本地越南油茶种质中共鉴定到171个CdS-RNase基因单体型(Hap1~Hap171),编码35种正常CdS-RNase蛋白(CdS1-RNase~CdS35-RNase)和22种突变CdSm-RNase蛋白(CdSm1-RNase~CdSm22-RNase)。正常CdS-RNase蛋白和突变CdSm-RNase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比例差异不显著,但是突变CdSmRNase蛋白二级结构中β-转角和β-折叠的比例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正常CdS-RNase蛋白,无规则卷曲比例显著低于正常CdS-RNase蛋白。类型Ⅰ越南油茶种质自交坐果率显著低于类型Ⅱ,类型Ⅱ越南油茶种质自交坐果率显著低于类型Ⅲ。【结论】海南岛本地越南油茶种质CdS-RNase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多样性丰富,突变CdSmRNase蛋白可能通过增加其二级结构�
任家乐郑道君郑道君刘祖琪孙秀秀王春梅申帅帅王春梅戚华沙陈加利陈业光陈健妙戚华沙
关键词:自交不亲和
贮存和液体培养条件对越南油茶花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分析不同贮存方式和液体培养条件对越南油茶花粉萌率发及花粉管伸长的影响,以及解析越南油茶花粉萌发特性的个体差异,本研究以越南油茶花粉为材料,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培养温度、贮藏方式及不同单株对花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南油茶花粉在含100 g/L蔗糖和0.05 g/L硼酸的液体培养基中,25℃条件下培养,萌发效果最好;不同个体花粉萌率发及花粉管伸长差异极显著;越南油茶花粉贮存最佳方式为干燥后置于-20℃贮存。本研究结果可为解析越南油茶“花而不实”引起低产问题和研发人工授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马光耀郑道君郑道君夏腾飞戚华沙陈加利戚华沙王健
不同光环境对海南龙血树幼苗表型可塑性及生存策略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解光照对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光照环境下海南龙血树幼苗形态、生理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变化,并分析了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海南龙血树幼苗的形态、生理和生物量分配指标在不同光照强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各指标的可塑性指数为0.08~0.86,其中根茎叶及总生物量的可塑性指数普遍较高(0.67~0.86),表明海南龙血树幼苗有较好的光照适应性,其策略主要是通过调整根茎叶生物量的分配来适应光照的变化。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海南龙血树幼苗的比叶面积、叶根比呈现显著增大趋势,表明幼苗可通过增加单株叶面积比例,扩大光合作用面积,有效调节自身生物量配置。37.3%自然光照(L2)是海南龙血树幼苗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现存海南龙血树生境改变,生境缺少林荫以致光照强度过大,不利于幼苗根系生长,难以度过干旱季节,可能是海南龙血树自然更新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宣陈宣张治礼云勇杨立荣郑道君
关键词:海南龙血树光环境幼苗生长生物量分配表型可塑性
海南岛不同油茶主产区油茶籽油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综合评价被引量:7
2023年
海南岛油茶籽油品质独特,为促进海南岛油茶资源开发利用并为油茶籽油品质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海南岛不同油茶主产区的油茶籽,对油茶种仁含油率及油茶籽油理化指标、无机元素含量、脂肪酸组成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考察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品质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油茶籽种仁平均含油率为49.13%;油茶籽油无机元素含量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左右,角鲨烯含量为78.33~96.23 mg/kg,茶多酚含量为64.78~77.36 mg/kg,维生素E含量为430.7~484.4 mg/kg;某些考察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定安和海口产油茶籽油综合得分较高,琼海油茶籽油综合得分最低;通过聚类分析,海南岛油茶籽油主产区可分为3类,其中定安为一类,屯昌、琼海、澄迈、临高为一类,海南中部山区、海口为一类。综上,海南岛油茶籽油品质较高,各油茶主产区油茶籽油有其自身特点。
夏腾飞陈加利熊子君孙秀秀马光耀王春梅梁振儒冯依欣郑道君
关键词:油茶籽油营养成分综合评价
海南岛油茶种质资源叶片表型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海南油茶种质资源丰富,为挖掘海南油茶种质叶片表型变异,本研究对海南油茶主要分布区的33个居群叶片的8种表型性状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油茶叶片表型多样性极丰富,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04,变幅为1.99~2.06;考察的叶片表型性状间相关性较强,主成分分析可将其概括成叶大因子、叶形因子和叶柄叶重因子;聚类分析把海南油茶33个居群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主要来自海口周边市县,叶片特征为大宽叶片;类群Ⅱ主要来自海口市和五指山市,叶片特征为长叶片;类群Ⅲ几乎涵盖海南主要油茶分布区,叶片特征为小叶。本研究可为海南油茶种质资源评价和优良种质选育提供参考。
夏腾飞孙秀秀陈加利马光耀王春梅王春梅冯依欣戚华沙郑道君
关键词:油茶多样性
海南雷公笋的SCoT-PCR体系优化及有效引物筛选
2024年
[目的]分析DNA、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4种因素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结果的影响,通过最优的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多态性引物,为雷公笋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提供条件。[方法]以海南雷公笋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结果]Taq酶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模板DNA和dNTPs,最后是引物;最优反应体系为20μL体系中40 ng DNA,0.30μmol/L引物,0.25 mmol/L dNTPs,3.00 U Taq酶。经验证,该体系获得的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应用该体系从40条SCoT引物筛选出8条多态性好,且适合雷公笋扩增的引物,多态性条带占62.64%。[结论]该研究为使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雷公笋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孙秀秀王春梅陈加利陈加利冯依欣郑道君
关键词:反应体系优化
海南油茶种实数量性状多样性评价被引量:13
2018年
为给海南省油茶资源分类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分布于海南省9个县(市)20个乡镇的21个老油茶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油茶种实的10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并对其种实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性、相关性及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海南油茶的平均单果质量为42.46 g,最大单果质量为156.87 g,其单果质量较集中分布于28.21~39.07 g这一等级内,其平均鲜出籽率为32.87%,最高可达52.00%,大部分在25.45%~39.61%的范围内;海南油茶种实数量性状变异大,大多数性状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10个种实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9.36%,而其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其种实数量性状类型丰富且均匀度较高,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749 9。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海南油茶种实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海南油茶资源在果实性状方面与高州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较为接近,海南油茶可能是高州油茶适应海南环境的生态型;海南油茶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是海南油茶良种选育的良好种质资源基础。
杨立荣杨立荣陈加利陈宣陈加利郑道君
关键词:油茶资源多样性
一种用于海南岛油茶资源鉴定的SNP标记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南岛油茶资源鉴定的SNP标记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用于海南岛油茶种质资源特异性鉴定的SNP位点,以及检测该标记的引物和方法。对该SNP的检测,可实现海南岛油茶种质资源的快速、准确鉴定。为科学保护...
郑道君戚华沙陈加利孙秀秀夏腾飞王春梅马光耀
海南油茶种苗高位嫁接适宜砧木筛选
2024年
为筛选到适合海南油茶种苗高位嫁接的砧木,本研究以海南本地越南油茶、高州油茶、普通油茶、浙江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和油茶育成品种等17份油茶种质的幼苗为砧木,‘琼科优1号’良种一年生枝条为接穗,筛选海南油茶种苗高位嫁接的适宜砧木。结果表明,海南本地越南油茶‘三江Y2-10’、‘五指山油茶’、‘三江10-1’和‘三江Y2-9’、高州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在海南生长速度较快[株高介于(22.35±5.79)cm~(24.39±4.67)cm],比生长速度较慢的普通油茶、‘岑软2号’、‘岑软3号’和香花油茶[株高介于(8.60±1.07)cm~(16.10±3.60)cm]更适合作为海南油茶种苗高位嫁接砧木。此外,高州油茶、‘三江Y2-9’和‘五指山油茶’作为砧木时,嫁接成活率高且接穗生长量大,说明这3种油茶种质适合作为油茶良种‘琼科优1号’的种苗高位嫁接砧木。本研究可为海南其他油茶良种种苗高位嫁接快速繁育的砧木种类提供参考。
夏腾飞冯依欣王春梅陈加利陈加利陈业光郑道君
关键词:油茶砧木
海南油茶优树选择及DNA指纹图谱构建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初选、复选和精选,从海南岛35个油茶居群中选出5株油茶优树,它们具有抗炭疽病强、产果量高、含油率高等特点,鲜果出籽率45.57%~52.00%,鲜果出油率7.30%~10.93%,单位冠幅产油0.11~0.21 kg/m^2,产油量770.55~1 470.05 kg/hm^2,茶油的酸值在0.21~0.30 mg/g之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5.78%~89.10%,亚油酸含量5.06%~6.32%。基于SRAP标记,以引物组合Me1/Em4可把5个优树区分开,构建了直观、清晰、简单的DNA指纹图谱。
陈伟文郑道君杨立荣云勇陈加利陈宣
关键词:油茶优树DNA指纹图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