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鹏飞

作品数:1 被引量:4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性信息素
  • 1篇食心虫
  • 1篇小食心虫
  • 1篇梨小食心虫
  • 1篇迷向
  • 1篇害虫
  • 1篇害虫防治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黄玲巧
  • 1篇王琛柱
  • 1篇陆鹏飞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梨小食心虫化学通信中的信息物质被引量:45
2010年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我国北方果区发生的重要害虫。当前对该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引起的害虫抗药性、杀伤天敌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非常严重。食心虫自身的信息素、寄主/非寄主的他感化学物质对于调节其配偶选择和寄主定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信息化学物质的害虫管理策略为果园食心虫的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梨小食心虫化学信息物质研究进展,包括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组分及对雄、雌两性的引诱,雄蛾释放的信息素,利用性信息素的迷向研究,寄主植物挥发性引诱物质的鉴定和筛选,以及梨小食心虫寄主转换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雌蛾的性信息素包括顺-8-十二碳烯醋酸酯、反-8-十二碳烯醋酸酯、顺-8-十二碳烯-1-醇和十二碳-1-醇,各个组分的比例在地理种群间存在变异。在室内,通过行为试验证实两种醋酸酯对雄蛾的引诱是必不可少的,微量的顺-8-十二碳烯-1-醇对二元组分起到增效作用。在田间,上述3种物质组成的诱芯具有较强的活性;由此开发的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人工迷向丝、可喷施的微胶囊和蜡滴)被用于梨小食心虫交配干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梨小食心虫最主要的寄主植物桃梢挥发物包括22种化合物,其中绿叶挥发物占到50%,行为生测证实6~8个碳原子的物质是主要的活性化合物。顺-3-己烯丁酸酯、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苯甲醛和苯甲腈的五组分混合物,其引诱力与天然桃梢挥发物相当。通过钙成像试验证实,尽管苯甲腈在桃梢天然挥发物中仅占0.14%,但雌蛾对含有该物质的混合物有显著趋性,该物质对梨小食心虫成功识别寄主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梨小食心虫信息化学物质下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陆鹏飞黄玲巧王琛柱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害虫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