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芳芳

作品数:6 被引量:28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地貌
  • 3篇地形
  • 3篇地形起伏度
  • 3篇起伏度
  • 3篇滑坡
  • 2篇地貌类型
  • 2篇地质
  • 2篇盆地
  • 2篇滑坡地质
  • 2篇滑坡灾害
  • 2篇ARCGIS
  • 1篇地形地貌
  • 1篇地质灾害
  • 1篇灾害
  • 1篇灾害地貌
  • 1篇灾害评价
  • 1篇中更新世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坡度
  • 1篇坡度分析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天津华北地质...

作者

  • 6篇郭芳芳
  • 3篇张岳桥
  • 3篇叶宝莹
  • 3篇杨农
  • 2篇孟晖
  • 1篇潘燕兵
  • 1篇黎敦朋
  • 1篇刘健
  • 1篇张田
  • 1篇何哲峰
  • 1篇廖昌珍
  • 1篇施炜
  • 1篇裴军令
  • 1篇赵越
  • 1篇沈利霞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因素分析
滑坡,是一个地质过程,它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地形(相对高差)、地层岩性(易滑坡地层)、地质构造(特殊构造部位,断层破碎带等)、河谷切割密度(区域内线性沟谷分布)等,这些因素成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基础。滑坡危险性评...
郭芳芳
关键词:地形起伏度地貌类型滑坡灾害
ArcGIS与Surfer图形文件的转换方法实现被引量:6
2009年
Surfer软件提供了很多空间插值方法,但与ArcGIS软件不能完全转换,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本文通过对Surfer格网文件(GS ASCII*.grd)和ArcGIS格网文件格式的对比分析,并利用python语言实现了Surfer文件向ArcGIS格网文件的转换。分析了Surfer软件生成的*.srf等值线文件的附属属性,通过FME工具转换后生成Arc-GIS coverage文件,并利用等值线色彩属性代替数值赋给等值线。
叶宝莹沈利霞郭芳芳杨农
关键词:ARCGISSURFERPYTHON
克里雅河河谷地貌与塔里木盆地早-中更新世大湖环境被引量:11
2008年
克里雅河谷现今的地貌特征是其1.09Ma以来演化的结果,记录了构造-气候综合作用下的地表过程。在克里雅河流出西昆仑山山前的支流吾格也克河至克里雅河主支的康苏拉克河段,河谷地貌清楚地分为早期的宽阔河谷地貌和其后明显窄小的峡谷地貌。克里雅河近50年来的平均年径流量约为7.345×108m3,早期宽阔河谷发育阶段的河水年径流量推测值不小于146.9×108m3。这表明当时克里雅河的河水流量远比现今的观测值要高得多,当时上游来水、区域降水远比现在多,塔里木盆地的古气候环境与现今塔里木盆地的荒漠环境迥异。在邻区策勒河西域砾岩中观察到的泥石流沉积表明,早更新世及略早一些,西昆仑山有可观的季节性洪水,那时的克里雅河河谷更加宽阔。因此,早—中更新世塔里木盆地应当存在相当可观的大湖。
潘燕兵黎敦朋郭芳芳何哲峰裴军令刘健赵越
关键词:河谷地貌古气候环境
论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侏罗纪变形被引量:100
2007年
侏罗纪是东亚大地构造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可划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构造变形阶段。早中侏罗世,盆地处于弱引张应力环境,引张方向近N-S至NNE-SSW向,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周边地带,其发生与晚三叠世华南-华北地块沿秦岭造山带碰撞后的陆内应力场调整作用有关。中晚侏罗世,盆地遭受多向挤压应力作用,挤压方向近W-E、NW-SE和NE-SW,在盆地周缘形成展布方向不一、构造样式不同的边界挤压构造带,盆地轮廓基本定型。西缘近N-S向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形成与阿拉善地块和陇西地块向东挤出作用有关;东缘及东南缘总体呈“S”形展布的挤压边界带表现为反向逆冲断裂及其相关褶皱,推测发生在山西台褶带深部滑脱系统的前锋上盘断坡。盆地北侧大青山地区近东西向大型推覆构造和早中侏罗世伸展断陷盆地构造挤压反转,表明阴山造山带在中晚侏罗世时期强烈的N-S向缩短变形和再生造山。鄂尔多斯盆地周缘边界构造带记录了中晚侏罗世强烈的陆内多向内挤压作用和大陆地壳增厚过程,其发生的动力学背景与周邻不同板块(古太平洋、西伯利亚、特提斯)同时向东亚大陆汇聚产生的远程效应有关。中晚侏罗世多向挤压变形加速了鄂尔多斯盆地生烃过程,对多种能源矿产富集和成藏定位产生重要影响。
张岳桥廖昌珍施炜张田郭芳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陆内变形
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分析在区域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46
2008年
基于ArcGIS平台,利用SRTM3-DEM数据资料,选择鄂尔多斯及其周缘为研究区,计算并定量分析了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并利用区域滑坡灾害调查资料,初步建立了地形起伏度、坡度与滑坡灾害之间的相关性,讨论了地形起伏度的区域地貌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滑坡集中发育地区的地形起伏度为200 ̄300m,在此范围内滑坡占研究区所有滑坡总数的48.5%,此区间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3%;坡度为10 ̄18°,此范围内滑坡占研究区所有滑坡总数的46.7%,而此区间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5%。在地貌类型上,滑坡集中发育地区对应残丘、黄土塬及黄土墚等。通过研究区横向、纵向剖面的地形特征分析,表明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分析是相互补充的,它们均与区域滑坡发生和分布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为区域滑坡灾害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区域防灾规划和灾害区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郭芳芳杨农孟晖张岳桥叶宝莹
关键词:地形起伏度坡度滑坡DEM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地貌因素分析被引量:28
2008年
基于ArcGIS平台,利用SRTM-DEM数据资料,选择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为研究区,提取了区内地形起伏度和坡度等地貌参数,统计了区内2319个滑坡点的高程,初步建立了地形地貌与滑坡灾害点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滑坡灾害点及其高程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规律性,滑坡灾害点发生的高程为400-800m和1400-2000m,这两个区间占研究区所有滑坡总数的40%和28%;滑坡所对应的地形起伏度主要在300-600m,占研究区所有滑坡总数的48.68%;滑坡灾害发生的地形坡度为10°-25°,占研究区所有滑坡总数的44.70%。研究发现,这些地区对应的地貌类型主要是深切的"V"型河谷和山谷地貌。此外,从断裂活动等方面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动力机制。
郭芳芳杨农张岳桥孟晖叶宝莹
关键词:ARCGIS地形起伏度滑坡灾害地貌类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