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潇潇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盐碱胁迫对芸豆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以耐盐碱芸豆品种‘HYD’和盐碱敏感型芸豆品种‘JW’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用Na2CO3、NaHCO3 2种碱性盐按照摩尔比1∶9进行混合模拟盐碱生境,按照混合后占土壤中的质量百分比0(T0)、0.1%(T1)、0.2%(T2)、0.3%(T3)、0.4%(T4)、0.5%(T5)、0.6%(T6)浓度设计7个梯度,探讨了不同盐碱浓度处理对芸豆幼苗生长和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以期为耐盐碱芸豆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个芸豆品种株高、茎粗和单株地上鲜干质量和地下鲜干质量与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随盐碱浓度增高表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T1处理下达到最高值,‘HYD’株高较对照增加7.33%,‘JW’根体积较对照增加36.05%,且‘HYD’较‘JW’对不同盐碱胁迫浓度的变化响应更为明显。土壤pH和电导率均随着盐碱浓度升高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HYD’和‘JW’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T6处理下显著降低,‘HYD’速效磷含量较对照降低14.30%,‘JW’速效钾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17.98%,并且在各盐碱浓度处理下,‘HYD’均高于‘JW’,表现出对盐碱胁迫较强的适应能力。综合分析表明,芸豆幼苗根系通过对Na^(+)的积累与限制作用,土壤中矿质离子含量增加,提高植物对有效养分吸收以适应盐碱胁迫,故芸豆幼苗生长和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均呈现低浓度盐碱胁迫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浓度盐碱胁迫处理表现为抑制。
- 许鹤于崧于立河于立河吴明旭郭潇潇
- 关键词:盐碱胁迫芸豆根际土壤化学性质
- 耐盐碱转基因大豆对盐碱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以转入BADH基因的耐盐碱转基因大豆株系(SRTS)和其受体黑农35(HN-35),以及野生大豆(Y-21)、当地主栽品种抗线王(K)和盐碱敏感性品种合丰50(HF-50)为材料,在大田盐碱土壤条件下封闭种植,比较分析了耐盐碱转BADH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受体野生型大豆HN-35,SRTS、K和Y-21在苗期、花期和结荚期均表现出较高的有效磷、无机磷、微生物量磷含量以及较低的有机磷含量,以苗期和花期差异最为明显;SRTS植株根际土壤p H值在生长发育前期显著(P<0.05)低于HN-35,与Y-21和K差异不明显,而生育后期SRTS与HN-35差异不显著。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数量在苗期、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SRTS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大豆,无机磷细菌数量SRTS在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占优势。且分别与微生物量磷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07**;R=0.715**)。同时,SRTS根际土壤酸性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在各时期均显著(P<0.05)高于HN-35,以花期差异最为明显;而两者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仅在鼓粒期达显著水平。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大豆生长的一些时期,耐盐碱转基因大豆可能通过根系释放大量H+,使磷素转化的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增强盐碱土壤无机磷的水解和有机磷的矿化能力,促进磷素的循环和有效磷含量的提升,但其影响程度具时期性,且后期基本可得到恢复。
- 于崧梁海芸张翼飞郭潇潇段君君朱丹丹张婷婷李琳
-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BADH基因盐碱土磷素转化有效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