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肿瘤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游离二氧化硅
  • 1篇正电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志
  • 1篇肿瘤标志物
  • 1篇自由基
  • 1篇自由基学说
  • 1篇矽尘
  • 1篇矽肺
  • 1篇矽肺纤维化
  • 1篇细胞学说
  • 1篇纤维化
  • 1篇发病

机构

  • 2篇青岛大学

作者

  • 2篇张华
  • 2篇郭建
  • 1篇梁艳
  • 1篇牟晓峰
  • 1篇高燕
  • 1篇孙晓伟
  • 1篇陈艳霞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TNF-α在矽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矽肺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石英)含量过高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大量研究表明,矽肺纤维化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作用效应,而是多方面、多因素、多环节综合作用形成的病理结局。目前公认的矽肺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学说主要涉及矽尘毒性学说、自由基学说、肺内细胞学说、细胞因子网络学说等[1]。
隋君娜张华牟晓峰郭建
关键词:矽肺纤维化自由基学说游离二氧化硅发病机制矽尘细胞学说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联合在检测尘肺合并肺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18F)氟-2-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X线计算机体层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尘肺合并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肺部病灶性质待定的尘肺患者,全部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并在1周内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EA、NSE、CYFRA211、CA199、CA125),分析2种检查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 18F-FDG PET/CT及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100%,81%,特异性分别为53.1%,68.8%,约登指数分别为0.531,0.466。PET-CT显像联合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可达100%,特异性为53.1%,约登指数为0.531。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CYFRA21-1有弱的相关性(r=0.209,P=0.042);在鳞癌患者中SUVmax与CYFRA21-1呈显著相关(r=0.551,P=0.041);在小细胞肺癌中,SUVmax与NSE显著相关(r=0.453,P=0.038)。结论 PET/CT诊断尘肺合并肺癌的敏感性较肿瘤标志物高,肿瘤标志物对PET/CT诊断具有补充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对于尘肺合并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孙晓伟梁艳高燕张华陈艳霞郭建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尘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