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亚梅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盆地
  • 2篇伊通盆地
  • 2篇测井
  • 2篇测井解释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背景
  • 1篇岩性
  • 1篇岩性识别
  • 1篇油藏
  • 1篇油藏描述
  • 1篇油藏描述技术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分布
  • 1篇油气富集
  • 1篇油气富集规律
  • 1篇阵列感应
  • 1篇阵列感应测井
  • 1篇中国边缘海
  • 1篇束缚水
  • 1篇束缚水饱和度

机构

  • 4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4篇邓亚梅
  • 2篇张琼
  • 1篇樊帆
  • 1篇张琼
  • 1篇胡望水
  • 1篇葛雪
  • 1篇杨子萱

传媒

  • 2篇中国石油石化
  • 1篇石化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双二段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2018年
为了提高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双二段有利区域的预测精度,通过综合本区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和电性及其四性关系特征,并结合试油结果,根据岩心分析、录井及试油资料约束测井的方法,建立了本区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将取心井岩心分析数据与模型解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解释模型的正确性,提高了测井解释的成功率,最终确定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及电性下限标准,完成了储层参数从取心井到非取心井的最佳定量取值,为有效识别流体性质提供了有利支撑。
樊仲樊帆邓亚梅刘圣鹏张琼赵智威
关键词:物性四性关系测井解释束缚水饱和度伊通盆地
简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7
2016年
随着油矿开采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多数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残余在地质结构中油质较难开采,且需要综合多学科对于残余油质的分布情况进行相关的描述以作为开采阶段中的关键数据。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究的核心目的为对剩余油的分布数据进行搜集研究,进而达到油质开采的高精细化水平的目的,同时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邓亚梅葛雪
关键词:油藏精细油藏
中国边缘海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2016年
中国边缘海盆地处在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新生代最活跃区域,其中,南部边缘海盆地尚受南海裂解扩张作用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形成了具有断拗双层结构不同类型伸展型或伸展、走滑、挤压复合型盆地,沉积充填了古近纪断陷裂谷早期中深湖相地层及其烃源岩、古近纪断陷晚期煤系地层及烃源岩、新近纪拗陷期海相地层及其烃源岩,为油气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受区域地质背景影响,边缘海盆地地壳性质及厚度从陆缘区到深海洋盆区具有逐渐递变的特点;盆地沉降沉积中心亦逐渐向深海洋盆迁移,导致其大地热流及地热场向洋盆区逐渐升高增强,加之与晚期新构造运动和烃源供给系统时空上的相互耦合配置,最终控制了边缘海盆地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张琼邓亚梅
关键词:区域地质背景构造演化特征油气富集规律
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永二段储层流体识别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在重力流成因的湖泊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环境下,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永二段储层呈现砂岩相变快、物性变化大、地层水矿化度高、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低阻油气层、高阻水层普遍存在,导致研究区流体性质的识别难度加大,易造成油气水层在测井解释上的误判。为了能够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采用交会图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研究区岩性进行精细识别,符合率均达到了90%以上。通过分析本区储层四性关系,结合相渗资料,建立了泥质含量、物性、束缚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在分析地层水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常规测井结合阵列感应测井、饱和度图版法识别流体的方法,较为准确的识别研究区油气水层,综合显示:油气层含油饱和度下限为30%,电阻率综合识别参数下限为8Ω·m,声波时差大于235μs/m;油气水层含油饱和度下限为40%,电阻率综合识别参数下限为23Ω·m,声波时差大于229μs/m;油水层含油饱和度下限为50%,电阻率综合识别参数下限为40Ω·m,声波时差大于240μs/m。解释结果与试油结论高度一致,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
邓亚梅胡望水周琪张琼杨子萱
关键词:岩性识别流体识别测井解释阵列感应测井伊通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