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闽汕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从中西外语学习文化差异谈任务型教学被引量:2
- 2006年
- 输入为主的中国外语学习文化与以输出为主的西方外语学习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学生难以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通过对任务型教学及其科学性的阐述和分析,指出采用任务型教学可以弥补我国外语教学现状中的不足,并就如何借鉴任务型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 王闽汕
- 关键词:中西差异任务型教学
- 迷失于现实社会中的“超人”——浅论杰克·伦敦创作思想的局限性被引量:1
- 2007年
- 从杰克·伦敦的生平与其重要作品入手,结合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四大哲学思想,分析其创作生涯中的众多相互对立的矛盾思想,揭示其创作思想的局限性。
- 王闽汕
- 从美学角度看《诗经》中叠词的翻译被引量:3
- 2015年
- 《诗经》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极大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同时也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在翻译《诗经》中的叠词时,不仅要体现叠词的音、形、意,还要体现其在原诗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以保留原诗的风采和神韵。文章结合翻译美学理论,对《诗经》译作进行解读分析。从而得出,在处理叠词翻译时,应在求真的基础上求美,除了直译外,还应采用意译或直译意译结合,达成《诗经》对审美的追求。
- 王闽汕
- 关键词:翻译美学直译意译
- 基于语篇体裁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大学生的英语写作一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能,但是通过对多所学校学生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大学英语写作始终是学生能力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缺少高质量的教学材料、评价体系的不良影响、考试制度等众多的因素。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语篇体裁理论应用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全过程中的建议。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语篇体裁的交际目的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在宏观角度把握不同语篇体裁的概括性定式,逐渐帮助学生改善思维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 王闽汕
- 关键词:语篇体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 影响英语口语能力的情感变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 2005年
- 长期以来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薄弱,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和分析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情感变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可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和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 王闽汕
- 关键词:英语口语能力
- 会话含义理论与听力测试中的含蓄题
- 2005年
- 借助会话含义理论与会话的合作原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英语听力测试中的含蓄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对英语听力教学和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 王闽汕
- 关键词:会话含义听力测试
- 《夏洛的网》中多重性格的坦普尔顿
- 2016年
- 《夏洛的网》塑造了一组可爱的动物形象,在众多动物中,小老鼠坦普尔顿的形象最为特别。虽然他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不佳,甚至讨厌反感,但他是怀特笔下唯一具有多重性格的小动物。这只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复杂的小老鼠孤独且无趣,自私而善良、悲哀却真实。坦普尔顿矛盾与复杂的老鼠形象特点,是导致其多重性格的原因。坦普尔顿的存在虽然是一种悲哀,但却很真实,在他身上恰恰充分地体现了人类"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特性。
- 王闽汕
- 关键词:自私善良悲哀
- 汉诗英译中意境传递的回顾与反思
- 2015年
-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传递诗歌内涵和诗人情感的关键因素。意境之美,美不胜收,意味深长。故能否恰当地把古体诗中的这份美传递给外国读者成了汉诗英译中的重中之重。然而,意境传递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因为它涉及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这使得许多译者望而却步,惊呼诗歌不可译,意境无法传递。但是,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文章基于对诗歌这朵中华文化奇葩的热爱,力图通过对意境的重要性的阐述,说明意境传递对于诗歌翻译的重要性和诗歌翻译对于传播中华文化的关键性,进而通过对许渊冲、吕叔湘等学者关于汉诗英译的理论和佳作的总结和反思探考如何弥补汉诗英译中的先天不足。
- 王闽汕
- 关键词:意境汉诗英译三化
- 英语习语中的文化局限词及其释义模式
- 2006年
-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源语言和目的语分别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局限词。本文论述了文化局限词的几种表现形式,重点探讨了习语中的文化局限词及其释义模式。
- 王闽汕
- 关键词:语言文化局限词习语
- 语用失误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2005年
-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而语用失误又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一个重要的根源。为了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大学英语教师应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以增强外语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领悟力,培养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 王闽汕
-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