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现状,为明确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复合检索式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系统检索并收集2003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公开发表的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共词聚类法和问题严重程度序位法归类文献中提及的评价指标,明确各疾控机构在应急能力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结果纳入的93篇文献中,有75篇文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且有70篇文献以某一地区疾控机构作为调查对象;各项研究从不同维度出发建立指标体系,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规范或标准;共词聚类法分析最终归纳出应急准备(8个指标)、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2个指标)、应急响应(3个指标)和组织机构(2个指标)四大类共15个主要评估指标;按严重程度排序,各级及各地区疾控机构的卫生应急能力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均为应急队伍,其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经费支持与保障、物资储备、培训与演练、科研能力、预案与技术方案等方面的问题。结论目前中国尚未建立有关应急能力评估的统一方法、考核标准、评价体系,难以开展比较和长期监测,建议国家统一构建和确定各层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评价工具及标准以确保我国各项应急能力监测和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
目的:描述2012年中国部分地区《国际卫生条例(2005)》(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IHR)(以下简称IHR)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现状,并分析其存在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中国卫生部门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中国7省、64地级市及140县(市、区),分析省、市、县(市、区)级卫生部门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要求的监测、应对、风险沟通、准备、实验室能力、感染控制以及物资和经费支持能力建设情况。结果: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指标在中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缺乏制度建设;省、市、县(市、区)三个层级在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方面呈逐级递减趋势。结论:加强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的制度建设;重点支持县(市、区)级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加强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指标中薄弱环节的建设;加强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对中国适用性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套公共卫生应急作业中心(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perations Center,PHEOC)信息管理过程中采集、分析、共享卫生应急信息的标准框架,消除信息收集与共享障碍,形成可推广的PHEOC信息管理模式,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和管理水平。方法本研究以危机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进行PHEOC信息需求调查与论证,并对信息需求进行结构化表达,结合案例分析与定性比较分析,总结提炼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探索影响因素,进而从“全风险”“全过程”的视角研制PHEOC信息管理模式。结果本研究建立了PHEOC信息需求分析与表达逻辑模型,开发PHEOC标准数据集框架,并基于上述框架,对PHEOC的信息管理模式进行流程再造。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个PHEOC信息标准框架,通过对PHEOC信息管理流程再造,形成一套PHEOC全过程信息管理模式,对于消除信息收集与共享障碍,提升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