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作品数:6 被引量:9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建筑科学 水利工程 更多>>
滑坡发育概率与坡度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以南江县为研究区,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南江县县城周边重点调查区内的357个滑坡发育的原始坡度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建立了南江县境内滑坡发育概率与坡度间的函数关系。根据这一函数关系,计算出南江县境内滑坡在不同坡度区间的发育概率,并将南江县境内滑坡发育概率分为以下3类:坡度区间为18°~35°时,发生滑坡的概率最大;坡度区间为13°~17°及36°~40°时,发生滑坡概率中等,坡度区间为13°以下及40°以上时,滑坡发育概率最低。研究结果与实际调查的情况吻合,可为南江县滑坡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严越 王森 王一超关键词:坡度 滑坡 非参数检验 川东红层原状滑带土饱水软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2015年 四川东部由紫红色砂泥岩构成的红层斜坡属于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斜坡内的软弱夹层(尤其是泥化夹层)容易遇水软化导致其力学强度降低,形成潜在滑动面。选取川东红层岩质滑坡原状滑带土进行室内饱水软化试验,揭示滑带土软化后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滑带土饱水后内部结构变得疏松,颗粒间连接方式由面–面接触转化为面–边、边–边接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饱水浸泡时间呈指数衰减,直至浸泡10 d左右才逐渐趋于稳定。以试验获得的滑带土力学参数为基础,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滑带土软化效应对研究区内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滑带土饱水时间的延长,斜坡稳定性系数不断降低,某些斜坡即使无后缘静水压力和底滑面扬压力的作用,斜坡也可能失稳破坏。由此认为,滑带土饱水软化后力学强度的大幅降低是导致红层地区某些岩质滑坡的重要因素。研究成果为认识四川红层地区滑坡机制和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李江 许强 胡泽铭 刘汉香 张群 卢远航 王森关键词:土力学 微观结构 力学性质 稳定性计算 红层滑坡滑带土结构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川东红层是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研究滑带土结构强度特征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压力、不同时间固结试样的强度试验,分析了结构强度随含水率、压力、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认为:1水对结构强度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结构强度随含水率变化曲线呈"山峰"状;2含水率较小时,试样的结构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3滑带土中含有较多的黏土矿物,黏土矿物的软化、膨胀、定向排列降低了试样的结构强度。 卢远航 王森 熊然 谢琨关键词:滑带土 含水率 黏土矿物 基于分形理论的南江县滑坡敏感性分析与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3 2017年 定量分析滑坡发生的敏感性,能为易发性区划、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估等提供定量依据,对研究滑坡的成灾背景、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Arc GIS技术应用"累计和分形理论"对滑坡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各致灾因子的累计和分维值及滑坡发生对各致灾因子的敏感性;基于滑坡对致灾因子的敏感性绘制南江县易发性区划图,将南江县滑坡易发性等级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较低易发区、极低易发区五个等级。 王森 许强 罗博宇 王一超 刘文德 严越关键词:分形 南江县浅层土质滑坡降雨入渗规律与成因机理 被引量:15 2017年 为揭示土质滑坡中降雨入渗规律和滑坡成因机理,通过对四川南江县100多个滑坡进行现场调查、统计,选取二潢坪滑坡深入剖析典型滑坡成因机理,对降雨量、GPS累积位移、土体孔隙水压力、土体含水率等综合因素分析后,采用有限元数值法对滑坡的降雨入渗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浅层土质滑坡中孔隙水压力及含水率变化有明显滞后现象,降雨初期以垂直坡面入渗为主,一段时间后则以坡向渗流为主;斜坡中前缘孔隙水压力变化比后缘对降雨更敏感,其原因为前缘黏性堆积体、侧壁陡崖及基岩面共同构成斜坡储水边界;因滑体结构的各向异性,降雨过程中土体中局部孔隙水压力及渗流力瞬时剧增,土体饱水使得软黏土层发生软化,最终导致斜坡整体失稳。 王森 许强 罗博宇 王一超 刘文德关键词:降雨入渗 孔隙水压力 川东红层地区降雨入渗模式与岩质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2016年 川东红层地区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产生群发性平缓岩层滑坡,其成因一直存疑。采用现场降雨入渗观察、室内试验等手段重点探讨川东红层岩质斜坡降雨入渗规律和滑坡成因机制。研究发现:以裂缝为主的通道为降雨入渗提供途径,雨水进入潜在滑面后会对滑带土形成软化作用。室内软化试验结果表明:原状滑带土饱水软化10 d后,黏聚力和内摩擦分别由天然时的20.76 k Pa和21.2°衰减至11.39 k Pa和4°,当泥化夹层重塑样含水率配至50%时,其抗剪强度仅为1.28 k Pa和1.24°。以此为基础归纳2类滑坡失稳模式:蠕滑–拉裂型是由于滑带土软化后强度降低引起的,平推–滑移型则主要是在后缘静水压力、底滑面扬压力和滑带土软化综合作用下发生失稳的。推导的极限平衡公式可为红层滑坡稳定性评价和防治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李江 许强 王森 刘汉香关键词:边坡工程 降雨入渗 破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