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高耗能产业群初步形成了产业协同创新网络雏形,其发展机理和演化过程应引起重视并得到深入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提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概念,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其演进机理,构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进的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以剖析其演化过程,并以宝钢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及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宝钢集团通过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与进程。
- 郑季良王少芳
-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网络
- 高耗能企业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耦合度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新时代下加强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是促进我国高耗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应实现耦合乃至协同发展。本文构建了高耗能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双向关联度和耦合度评价模型,以2006-2015年间宝钢公司发布的数据为例,对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间耦合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技术创新系统与节能减排系统的交互作用已基本达到良性耦合的程度,但强度不高、不均衡、有短板;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大于节能减排对技术创新的反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协同发展、提高绿色创新和制造能力的对策建议。
- 郑季良王少芳
- 关键词:技术创新节能减排耦合度
- 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了吗?——基于高耗能产业群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节能减排是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的控制性目标,新时期要靠科技创新来完成。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可以衡量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进程的贡献程度。文章构建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了2006—2015年("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六个主要的耗能行业及所集成的产业群,通过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协同效应变化。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从整个研究期间来看,高耗能产业群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协同效应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但个别年度有一定的波动,即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继而,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了"十三五"期间高耗能产业群协同效应的发展趋势,就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对策建议。
- 郑季良王希希王少芳
- 关键词:节能减排
- 江苏省区域经济创新协同网络发展研究
- 2016年
- 区域经济创新协同网络是发挥技术创新集群效应,实现资源与要素汇聚的一种机制。本文利用2004年和2014年江苏省13个市的截面数据,将影响区域经济创新协同的要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 王少芳王文君
- 关键词:区域经济
-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
- 2018年
- 新形势下传统高耗能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亟需通过协同创新网络组织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环境机制和创新治理机制,构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的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协同度模型以剖析其协同过程。以神华集团为例通过2008-2016年期间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是3个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协同作用促进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
- 郑季良王少芳
- 关键词:协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