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霁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洋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短消息
  • 1篇医疗信息
  • 1篇引擎
  • 1篇职场
  • 1篇社交
  • 1篇使用与满足理...
  • 1篇搜索
  • 1篇搜索引擎
  • 1篇索引
  • 1篇自我效能
  • 1篇媒介
  • 1篇媒介研究
  • 1篇媒体
  • 1篇媒体使用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技术哲学
  • 1篇百度百科
  • 1篇百科
  • 1篇WEB_2....

机构

  • 3篇南洋理工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3篇潘霁
  • 1篇金萍华

传媒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Web 2.0时代的职场社交:日常经历和自我效能如何影响社交媒体使用(英文)
本文在社会认知理论框架内,考察人们自人脉关系获取有用信息的经历及不同层次的自我效能如何影响人们用手机,短消息或社交网站与人交往的行为。社交媒体使用被界定为众多日常社交手段的一种,并与其他形式的日常社交经历勾连起来。另外,...
潘霁
关键词:短消息自我效能
文献传递
互联网医疗信息的“仪式性搜索”和“功能期待”被引量:7
2012年
医疗信息搜索已成网民常见的网络行为,该行为是一种包含功能期待的"仪式性使用"行为,网民获取的是"过程满足"而非功能满足,但这并没有影响网民搜索行为的再次发生。这个结论是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拓展,也为相应机构改善网络医疗信息传播效果提供了事实依据。
金萍华潘霁
关键词:医疗信息搜索引擎百度百科
恢复人与技术的“活”关系: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被引量:32
2016年
数字网络技术深度嵌入并重塑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实践和意义生成,凸显出技术与人类生存状况间日益紧密的动态关系。新媒介环境中,"使用满足"等将技术视为外在工具的理论面临严重的范式危机。本文从恢复人与技术关系的视角出发,通过反思"使用满足"理论背后的假设揭示出该理论的局限并籍此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命题。研究希望通过批判性反思使用满足理论,为网络时代媒介研究的范式创新开辟新的视野和路径。
潘霁
关键词:媒介研究技术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