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潘晓军

潘晓军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客流
  • 2篇轨道交通
  • 2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云模型
  • 1篇通勤
  • 1篇满载率
  • 1篇客流特征
  • 1篇交通车站
  • 1篇轨道交通车站
  • 1篇车站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触发

机构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北京市地铁运...
  • 1篇北京市地铁运...

作者

  • 2篇豆飞
  • 2篇潘晓军
  • 1篇张琦
  • 1篇贾利民
  • 1篇秦勇
  • 1篇张欣
  • 1篇马坤
  • 1篇肖文锦

传媒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交通信息与安...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云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控制触发判别方法被引量:12
2016年
根据车站三级客流控制的特点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施设备的类别及乘客聚集程度判断指标,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各主要设施设备客流状态级别的划分.然后,基于云模型的合成理论,构建了车站主要设施设备不同客流状态级别对应的模板云模型和实测设施设备客流状态合成指标云模型,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控制触发判别方法.最后,以一级客流控制触发判别的关键观测点——站台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判别当前客流状态,有助于管理者根据客流状态及时采取相应的客流控制措施.
豆飞潘晓军秦勇张欣贾利民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云模型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通勤大客流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通勤大客流的产生原因、特征及其主要表现。结合大客流对线网的影响作用,构建大客流指标体系,提出针对通勤大客流时空分布特征的评价分析方法;定义相对满载率,对大客流时空传播进行量化表征。基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数据,对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大客流的总体特征及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定位了发生大客流的线路、车站和断面,获取早高峰通勤大客流在规模、方向、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换乘方向客流不均衡对换乘站大客流具有重要影响;最拥堵断面常分布于郊区线与主干线换乘点附近;换乘站较多的线路,拥挤持续时间较短且疏散较快。
豆飞潘晓军张琦肖文锦马坤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