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博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恐怖主义
  • 1篇生物安全
  • 1篇生物恐怖
  • 1篇生物恐怖主义
  • 1篇圣战
  • 1篇视域
  • 1篇人工智能
  • 1篇周年
  • 1篇主义
  • 1篇宗教
  • 1篇宗教极端主义
  • 1篇作战
  • 1篇作战指挥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攻击
  • 1篇网络恐怖主义
  • 1篇网络流
  • 1篇网络流量
  • 1篇论宗教
  • 1篇跨国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杨博
  • 2篇李丽华
  • 1篇赵辉

传媒

  • 2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江南社会学院...
  • 1篇中国信息安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美国反生物恐怖主义政策评析及其启示被引量:4
2020年
生物恐怖主义是生物安全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作为经历生物恐怖袭击最多的国家,美国在国家战略层面十分重视生物恐怖主义问题,其对生物恐怖主义威胁的政策认知中包含后果、技术和政治等三方面考虑。以此为基础,美国逐渐发展出由三大体系构成的反生物恐怖主义的政策框架,即:着眼于"威胁识别+环境监测"的情报预警体系;着眼于"医护力量+医疗物资"的生物防御体系;着眼于"问题诊断+决策支持"的能力评估体系。对于中国而言,从美国的经验教训中可以得出的启示有:树立生物恐怖主义风险管理理念;通过强化执法部门的情报预警职能以实现"双轨响应";构建大生物安全防御体系;高位优化反生物恐怖主义工作格局。
杨博赵辉蒲思丞
关键词:生物恐怖主义生物安全
“伊吉拉特”与跨国恐怖主义——论宗教极端主义国际化的起源、发展及其动向被引量:3
2016年
"伊吉拉特"源于公元622年的圣迁,包含地理迁移和精神上向真主靠近两重含义。极端组织通过歪曲裁剪伊斯兰教教义,利用穆斯林的"伊吉拉特"情结为所谓的"圣战"进行组织动员。美国"9·11"事件之后,该动员策略由鼓励"迁徙圣战"进一步发展为鼓励"就地圣战",并呈现组织结构扁平化、人员招募本土化、动员形式网络化等新特征。对于中国而言,对内掌握去极端化斗争的主动权,对外营造合作反恐的国际环境,则是当前形势下防止极端主义扩散、巩固反恐成效的可能路径。
杨博
关键词:宗教极端主义
基于PREA循环的人工智能赋能网络反恐作战指挥路径探寻
2024年
网络反恐作战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实施的针对网络恐怖主义的预防、揭露和打击行动。网络恐怖主义组织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实施破坏,包括目标选择与策划、信息传播与招募、网络攻击实施和匿名逃避追踪等。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过程包括情报收集与分析、防御措施、快速响应与反制以及法律与政策保障等,并通过监控社交媒体和网络流量提前预警,采用多层次防御系统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在发现攻击后立即采取措施恢复系统运行。
桑睿李丽华杨博
关键词:网络恐怖主义人工智能网络攻击网络流量防御措施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中国反恐怖实践十年回顾与思考:2014—2024
2024年
十年来,中国反恐怖斗争在多方努力之下实现了暴恐形势烈度收敛的显著好转。这得益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政治方向、思想基础以及路径规划等方面提供的强有力思想指导,以及由此逐步确立的包含完善一套政策框架、强化两种治理能力、主动塑造安全环境等内容的反恐怖实践。中国的反恐怖实践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突出成效,体现了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了层次丰富的体系架构。但在恐怖主义烈度收敛的同时,我国反恐形势还面临广度扩散和深度增加的挑战,中国反恐怖实践仍然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与时俱进地动态完善。
杨博李丽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