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辉
- 作品数:8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回归加热速率对7050铝合金组织及抗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电导率、抗腐蚀性能测试及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回归再时效处理过程中回归加热速率(340,57及4.3℃.min-1)对7050铝合金组织与抗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回归加热速率对7050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在顾及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的情况下,中等回归加热速率能使合金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7050铝合金在中速(57℃.min-1)回归加热条件下,经适当地回归再时效处理后,晶间腐蚀最大深度为50μm,等级为3级,比在340℃.min-1和4.3℃.min-1回归加热速率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其晶界析出相为较粗大的非连续颗粒,并有较宽的无沉淀析出带.
- 李国锋张新明李鹏辉游江海
- 关键词:铝合金回归再时效腐蚀抗力
- 7B50高强铝合金的均匀化被引量:33
- 2008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7B50高强铝合金铸态和均匀化态的显微组织与成分分布,确定了实验合金一级均匀化后的过烧温度及二级均匀化工艺。结果表明:实验合金经465℃,24 h均匀化后的过烧温度为480℃,其最佳二级均匀化退火工艺为随炉升温到465℃保温24 h,再随炉升温到475℃保温4 h;实验合金经二级均匀化处理后,成分均匀,残留共晶很少,基体上析出大小适中及分布均匀的Al3Zr质点。
- 李国锋张新明朱航飞李鹏辉
- 关键词:均匀化显微组织
- 微量Zr,Er和Y对Al-Zn-Mg-Cu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8年
- 采用光学金相(OM)、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检测分析方法,研究单独添加微量Zr、复合添加Er和Y以及复合添加Zr,Er和Y对Al-Zn-Mg-Cu合金铸态微观组织和相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Zr可以明显细化合金晶粒,未生成Al3Zr相;稀土元素Er主要以Al8Cu4Er相的形式存在;Y富集于晶界、枝晶界及化合物上。合金中添加Zr、复合添加Er、Y和复合添加Zr,Er和Y均可细化晶粒。
- 张新明朱航飞李国锋李鹏辉
- 关键词:微合金化ER
- 均匀化后冷却方式对7050铝合金热压缩流变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在变形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001~1.0s^-1的条件下,对均匀化后经快速水冷和慢速随炉冷却这2种不同冷却方式的7050铝合金样品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的热压缩变形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合金流变应力不仅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而且随均匀化后淬火冷却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均匀化后水淬样品中合金元素过饱和固溶于基体内,变形过程中第二相析出并明显粗化;快速水冷样品的热形变表观激活能为224.9kJ/mol,而慢速随炉冷却样品的热形变表观激活能为144.6kJ/mol;热压缩变形流变应力的差别随形变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高温低应变速率下,应力-应变曲线出现锯齿形波动,呈不连续动态再结晶特征;7050铝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时的流变行为可用包含Arrhenius项参数Z的双曲正弦函数描述。
- 张新明袁玉宝刘文军刘胜胆李鹏辉
- 关键词:7050铝合金热压缩变形ZENER-HOLLOMON参数变形激活能
- 7050铝合金在回归加热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高温X射线衍射(HTXRD)、透射电镜(TEM)观察、硬度测试以及电导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的加热速率(340,57,4.3℃·min-1)对7050铝合金在回归加热过程中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归加热过程中,预时效态组织的GP区和η′相将发生回溶或依次转变为η′相和η相,而且回归加热速率对回溶和转变的温度产生显著影响,随加热速率提高,回溶和转变的温度升高。在一定的回归温度下,不同的加热速率使得合金在加热至回归温度时较预时效态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影响合金在回归阶段发生不同的组织转变。本研究认为中等加热速率下,预时效态组织在加热至回归温度时所获得的组织结构最有利于回归阶段的组织转变。
- 李国锋张新明李鹏辉
- 关键词:7050铝合金
- 回归时间对7050铝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1
- 2008年
- 采用硬度、电导率测试、金相及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回归时间对7050铝合金力学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190℃/60min回归和再时效处理,屈服强度最高,抗晶间腐蚀能力最好,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但合金在接近回归硬度曲线的谷值时,经190℃/4min回归处理,抗晶间腐蚀性能最差。透射电镜观察表明,190℃回归4min时,晶界析出相粗大,基本连续分布,没有明显无沉淀析出带,4min后,随回归时间的延长,晶界无沉淀析出带略宽,同时晶界析出相逐渐粗大且不连续分布,进而提高了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 张新明李鹏辉刘胜胆李国锋朱航飞周新伟
- 关键词:7050铝合金力学性能晶间腐蚀
- 回归处理工艺对7050铝合金力学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8年
- 采用硬度、电导率测试、金相及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回归处理工艺对7050铝合金力学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6态合金硬度和强度很高,但抗晶间腐蚀能力较弱;与T6态相比,合金经较低温度长时间回归并再时效后,强度和抗晶间腐蚀性能都得到改善;合金经120℃/20 h预时效+190℃/60 min回归+120℃/24 h再时效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晶间腐蚀最大深度分别为593 MPa,571 MPa,10.5%和0.05 mm,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经190℃/60 min回归和再时效处理后,合金晶内组织与T6态的组织相似,晶界析出相粗大且不连续分布,因此,合金强度最高,抗晶间腐蚀能力最强。
- 游江海李鹏辉李国锋刘胜胆朱航飞
- 关键词:力学性能晶间腐蚀7050铝合金
- 均匀化处理对7B50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采用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均匀化处理对7B50高强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均匀化较一级均匀化使试验合金残留的非平衡共晶数量减少,成分分布更均匀,残留的非平衡共晶相主要是含铁的难溶共晶化合物;基体中二级均匀化较一级均匀化析出的第二相Al3Zr粒子有所长大,但分布均匀、弥散,经二级均匀化处理的合金的强度有所提高。
- 李国锋张新明朱航飞李鹏辉
- 关键词:均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