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系统发育
  • 2篇分子系统
  • 1篇新种描述
  • 1篇种组
  • 1篇蛙属
  • 1篇系统发育分析
  • 1篇红瘰疣螈
  • 1篇发育分析
  • 1篇发育研究
  • 1篇分子系统发育
  • 1篇分子系统发育...
  • 1篇RRNA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四川省电力公...

作者

  • 2篇袁思棋
  • 2篇饶定齐
  • 2篇刘宁
  • 2篇李飚
  • 1篇赵桃艳
  • 1篇王晓仁
  • 1篇王继山
  • 1篇梁华

传媒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棕黑疣螈种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及大围山疣螈新种描述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贝叶斯法对棕黑疣螈种组1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ND2基因重建了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1)该种组物种形成1个单系群;(2)红瘰疣螈不是棕黑疣螈的同物异名,支持红瘰疣螈物种地位的有效性;(3)采自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大围山的2个标本与红瘰疣螈亲缘关系较近,并构成姐妹群,其种间遗传距离已达到种级水平。其地理居群物种为一未描述新种,定名为大围山疣螈。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前肢长于后肢或后肢略长;头部和前后臂为棕黑色,颞部和指、趾端为棕黄色。
赵桃艳饶定齐刘宁李飚袁思棋
关键词:系统发育红瘰疣螈
狭口蛙属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12S rRNA和16S rRNA)的联合分析,采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了狭口蛙属9个物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狭口蛙属为单系类群;(2)四川狭口蛙和多疣狭口蛙先聚为一支,后与北方狭口蛙聚为单系;(3)狭口蛙属分为印度-斯里兰卡支系,中国西南-东北支系和中国南部-东南亚支系等3个地理居群。
李飚王继山袁思棋刘宁饶定齐梁华王晓仁
关键词:RRNARRNA系统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