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作品数:4 被引量:2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纤维长度对微生物胶结砂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添加纤维可以提高土的抗裂强度和改善土的延展性。通过在微生物胶结砂中加入0.2%的聚丙烯纤维,以聚丙烯纤维长度为变量,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从宏观角度分析纤维长度对微生物胶结砂样强度及其延展性的影响,并结合电镜扫描和能谱仪测试,从微观角度分析纤维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处理砂柱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变形模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纤维长度的增长而增大,原因是纤维在固化砂土中随机分布形成网状结构,生成的碳酸钙覆盖在纤维表面,加强了纤维与砂颗粒的黏结,纤维又可增强砂颗粒之间的连接。微生物固化技术与纤维相互作用,从而增强了微生物固化的效果;当纤维增长到一定长度(12 mm,长径比为106.7)以后,强度开始下降,原因是过长的纤维导致团聚现象的发生,影响了细菌的分布,使得碳酸钙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强度特性。 梁仕华 曾伟华 肖雪莉 冯德銮 李翔关键词:纤维长度 强度特性 扫描电镜 能谱仪 水泥固化土力学性质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 2017年 目前,提高水泥固化土强度的措施很多,从水泥固化土材料组成成分的比例(掺砂率、含水量、砂粒径)、外掺剂、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对影响水泥固化土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同时提出不足。 李晓林 李翔关键词:水泥固化土 外掺剂 不同固化方式对微生物固化砂土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2017年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利用微生物自身代谢产物诱导碳酸钙沉淀的形成,使生成的沉淀附着在颗粒表面及孔隙中,将原本松散的土颗粒胶结起来,达到固化土体的目的。选用巴氏芽孢八叠球菌,采用4种不同的固化方式来固化砂土,对固化后的砂柱进行表观分析、电镜扫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来对比不同固化方式对固化砂土强度的影响。试验发现:灌浆速率为50 m L/h的分步灌浆方式对砂土的固化效果要优于浸泡方式的固化效果,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值提高了15.58%,在同样浸泡的条件下,胶结液成分的改变使固化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值提高了16.62%。此外,降低砂土饱和度,也是提高其固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梁仕华 戴君 李翔 牛九格 黄郁东 尹应梅关键词:砂土 电镜扫描 无侧限抗压强度 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修复混凝土表面缺陷的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与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混凝土的用量也越来越多,那么随之而来的后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修补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研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对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复效果,文章主要选用了喷涂覆膜法,在3种不同的粗糙度和3种不同的覆膜角度下,通过质量变化、毛细吸水系数变化、莱卡显微镜扫描观测3种方法,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不同粗糙度和覆膜角度对其修复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最好的修复效果是三级粗糙度,覆膜角度为0°的情况下,质量增加达到了15g,毛细吸水系数降低达到了87.17%,莱卡显微镜表面轮廓减小值达到了5.38mm。质量增加和毛细吸水系数的降低会随着粗糙度的减小和覆膜角度的加大而变小。 李翔 梁仕华关键词:微生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