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玲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篇作战试验
  • 1篇大血管
  • 1篇大血管畸形
  • 1篇电子束计算机...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畸形
  • 1篇诊断准确率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数据回放
  • 1篇准确率
  • 1篇作战
  • 1篇外科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李红玲
  • 2篇李强
  • 1篇白桂琴
  • 1篇孙立军
  • 1篇宦怡
  • 1篇杨秀玲
  • 1篇俞世强
  • 1篇杨剑
  • 1篇郑敏文
  • 1篇金屏
  • 1篇赵宏亮
  • 1篇李剑
  • 1篇葛雅丽
  • 1篇刘洋

传媒

  • 2篇火炮发射与控...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指令识别的系统反应时间测试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作战试验实战化背景要求下的防空高炮系统反应能力的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指令识别的武器系统反应性能评估方法,在建立武器装备关键状态与作战指令之间的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运用语音识别技术对作战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的话音口令进行处理,综合数据指令等通信数据,重构武器系统操控关键时间序列,统计给出各作战试验科目条件下的防空高炮系统反应时间,弥补了当前试验方法的不足,可为提高作战试验效能评估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
涂二看见李强李红玲
关键词:作战试验
作战试验数据时间偏差修正方法研究
2021年
针对采用异构层次网络架构构建的作战试验测试通信网络在采集试验数据时,由于缺乏全局范围内的时间同步机制导致试验后数据回放过程中出现时间偏差的问题,分析了作战试验异构层次网络独有的特性,给出了作战试验网络的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设计了作战试验测试数据回放时间偏差机理与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最优划分的时延修正方法和基于虚拟时钟的数据回放控制方法,为保证试验后周期大数据回放与分析处理的精确性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涂二看见李强李红玲
关键词:作战试验数据回放网络延迟
先天性心脏和大血管畸形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与超声心动图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EB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和大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 3 4例分别经超声心动图和EBT检查的心脏和大血管畸形诊断资料 ,其中 18例经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 ,2 1例有手术结果对照。  结果 :EBT诊断符合率 82 4% ,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率 73 5 %。EBT对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准确率为 97 9% ,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 (5 3 2 % )。而超声心动图对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 95 9% ,高于EBT (81 6% )。对大血管与心室、房室连接处的畸形二者的诊断准确率基本相同。  结论 :超声心动图与EBT检查相结合 ,可明显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 ,减少有创的心血管造影检查。
郑敏文孙立军宦怡李红玲葛雅丽赵宏亮白桂琴李剑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大血管畸形心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先天性
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对比研究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17例,同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11例.比较两种方法围手术期死亡比例、并发症以及术后残余分流等指标,术后随访1~36个月.结果 介入封堵组全组技术成功比例100%,外科手术组院内死亡2例(18%).介入封堵组较外科手术组,手术时间较短[(84 ±36)min对(358 ±88)min](P〈0.01);住院时间较短[(11.9 ± 12.1)天对(38.1 ±42.2)天](P〈0.05);输血量较少[(1029 ±455)ml对(1438 ±908)ml](P〈0.05).介入封堵组全组无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无 ICU 停留.介入封堵术后,残余瓣周漏8例(47%),但残余分流量均减少至小量以内(1.6 ±1.7)ml,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外科手术组术后残余瓣周漏1例(9%).随访中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对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治疗,介入封堵术较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等优点.通过改进手术技巧、个性化选择封堵器、早期治疗溶血并发症等方法能够提高介入治疗成功比例及长期效果.
金屏刘洋鼋氧臻杨秀玲李红玲杨剑俞世强
关键词:瓣周漏瓣膜置换术介入封堵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