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海水管路破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被引量:2
- 2020年
- 紫铜管广泛应用于船舶供水海水管路中。通过Ansys流场仿真分析和金相分析,对船舶供水管路弯管处破损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启闭阀门时间对弯管处应力和应变影响不大,弯管处存在流速过大现象,存在明显的冲刷腐蚀;通过改进铜管制造工艺、建立管线运行制度控制管路压力冲击、增大管路通径和弯曲半径减小管路冲刷腐蚀都能有效的抑制管路破损。
- 李斌郭嵩李伟肖龙洲王博
- 关键词:海水管路流场仿真金相分析
- 水下排气流动与噪声特性试验研究
- 2023年
- 为明确水下排气噪声发生的空间位置,掌握流动形态对排气噪声的影响特征,在水池中通过水下摄像和噪声监测方法研究了瞬态水下排气过程。结果表明:40 mm管口水下稳定排气产生的气泡直径约3~21 mm,气泡群上浮平均速度为0.31 m/s;水下排气噪声主要发生在排气管口附近,在气泡形成过程中产生,单极子辐射占主导地位,是水下排气的主要噪声源;气泡上浮时的噪声总级远低于管口气泡形成噪声,与背景噪声接近,是水下排气中可以忽略的噪声源,其频谱特征中主要是气泡固有频率,峰值频率约800 Hz;气泡在水面破碎时产生的噪声比排气出口噪声略低,是水下排气的次要噪声源,偶极子噪声占主导地位。
- 邓鹏张德满赵俊涛王博李斌张禄京张雪
- 关键词:气泡直径频谱特性
- 可调式动态流量平衡阀结构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针对可调式动态流量平衡阀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精度难以满足要求等问题,对动态流量平衡阀进行系统的数学建模;运用Simulink进行仿真平台的搭建,对弹簧刚度系数、引压孔直径、各腔室体积、膜片外径等结构参数对其动态特性及调节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仿真结果,改进了现有动态流量平衡阀初步设计的结构参数;结合CFD仿真对流量控制精度进行模拟,得到了优化前后压差-流量曲线。试验证明,优化后的动态流量平衡阀的调节精度在±5%以内,且在30~300 kPa全压差范围内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相对误差不超过6.5%,证明优化与动态特性模拟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对此类产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侯建军胡洋李斌李树勋吴翰林
- 关键词:动态特性结构优化控制精度
- 船舶泵阀移水系统水锤抑制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通过Flowmaster瞬态仿真分析,对船舶泵阀移水系统水锤抑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阀快速关闭时,系统中存在明显的水锤现象;延长阀关闭时间和采用两阶段关闭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抑制系统水锤冲击;阀离泵组越近,对水锤抑制效果越好;管路中加装蓄能元件也能有效抑制水锤。
- 李斌蔡标华俞健张德满
- 关键词:瞬态仿真
- 水下排气降噪试验研究
- 2023年
- 气体在水下排放时会产生较大的辐射噪声,影响水下设备的工作性能。在排气管路末端安装排气装置,将排放气体以小直径气泡的形式排入水中,针对水下排气噪声特点,为排气装置设计微穿孔板结构排气消音器。通过排气装置等距离线上噪声的分布特点,判断出排气装置的噪声源及其传播途径,为排气装置设计隔声层,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降噪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填充多孔型陶瓷棉的微穿孔板结构消音器,结合排气气泡反射作用,可以有效阻止排气噪声通过排气通道向水中辐射;采用气泡型泡沫板填充的气泡型隔声板,能有效隔离排气装置的辐射噪声。
- 张德满王博赵俊涛张禄京邓鹏李斌唐州
- 关键词:噪声消音器微穿孔板
- 启动方式对串并联供排水系统影响仿真
- 2022年
- 双泵串并联供排水是船舶系统用于应对不同运行背压的有效措施,能够大幅节省系统功耗,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因此需要对双泵串并联供排水系统启动运行特性进行研究。根据已有实验数据及泵组运行参数,在Flowmaster中搭建供排水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对背压0.304 MPa,1.520 MPa,2.432 MPa三种工况下,关阀启动和变频启动2种启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双泵串并联系统流量、扬程、水功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双泵串并联系统结合变频启动运行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能耗,提高泵组与系统运行的匹配性。
- 肖龙洲梁蕴致蔡标华俞健石兆存李斌
- 关键词:离心泵变频启动
- 基于三维点云处理的橡胶隔振器变形量化分析
- 2023年
- 针对传统隔振器安装测量过程中存在着测量实时性差、测量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处理的橡胶隔振器安装变形测量技术。该技术对测量过程中的点云重建、面拟合、孔洞修复、圆柱拟合、垂直度计算等关键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本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技术可在设备安装现场进行快速、非接触式测量,整体的高度测量精度可达到0.01 mm,单个隔振器的测量时间小于10 s,满足隔振器测量精度和效率的要求。
- 胡洋李斌付刚肖龙洲
- 关键词:橡胶隔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