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福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高迁移率蛋白B1的表达水平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①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COPD伴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无COPD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在我院查体证实无肺功能异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HMGB1、CRP的水平,蛋白质印迹法(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患者HMGB1、CRP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③结果观察组HMGB1、CR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及正常组明显升高,且对照组HMGB1、CRP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的肺癌患者HMGB1、CRP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的肺癌患者,并且重度COPD、多发肺大泡、呼吸衰竭、III-IV期、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清HMGB1、CRP的水平较轻中度、无肺大泡、无呼吸衰竭、I^II期、无远处转移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分期、COPD病情严重程度、有无肺大泡、有无呼吸衰竭、肺癌的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均是影响实验组患者HMGB1、CRP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④结论 HMGB1、CRP在肺癌合并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升高,COPD分期、病情严重程度、有无肺大泡、有无呼吸衰竭、肺癌的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均是影响肺癌合并COPD患者HMGB1、CRP表达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 孙树申李宝福王茂军宋燕峰郝术安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抗凝治疗后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变化被引量:5
- 2016年
- ①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抗凝治疗后蛋白C、抗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②方法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华法林,采用序贯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③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血浆蛋白C含量(185.2±12.6),对照组(143.7±10.7),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凝血酶(110.8±8.9),对照组的(94.6±8.1),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因子Ⅷ(253.1±18.7),对照组(198.3±17.9),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及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可以反映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抗凝治疗后的高凝状态,可作为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治疗的评价指标。
- 孙树申王茂均李宝福
- 关键词:肺癌肺血栓栓塞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