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凌 作品数:5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Ilizarov骨延长治疗胫骨上段骨缺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Ilizarov自体骨段延长技术治疗胫骨上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10例骨创伤或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导致胫骨大段缺损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8.0±3.2)岁。全部患者采取大段病灶切除旷置,并进行骨缺损段相邻部分的干骺端截骨,于手术7 d后以每天1 mm速度滑移,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制定每天的调整次数,一般每日4~6次。结果 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感染完全治愈,带架时间7~14个月,骨延长长度6~13 cm。10例患者均于骨会师后形成骨性愈合。其中2例针道感染,1例在骨延长期间偏离轴线,1例断端接触后6个月不愈合,经处理后均达到良好效果。结论 Ilizarov骨段延长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孟庆鑫 曾凌 薛卫平 马全平关键词:骨缺损 ILIZAROV技术 骨延长 应用术中牵引替代牵引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2015年 目的介绍一种在基层医院无牵引床时,采用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行股骨髁上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对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82~6l岁,平均73.6岁。分为术中人力牵引加切开复位(.A)组和术中股骨髁上持续牵引闭合复位(B)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疼痛并进行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疼痛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在基层医院无手术牵引床的情况下,术中采用PFNA行股骨髁上牵引闭合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孟庆鑫 曾凌 马全平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髁上牵引 内固定 胫骨高位截骨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以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HTO)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骨科联合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采用HTO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39例,其中男8例,女31例,年龄50~63岁,平均(56.79±1.27)岁。比较手术前后下肢力线、膝关节内侧间隙数值、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膝内翻矫正角、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骨愈合时间。结果本研究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16个月,平均(12.64±2.03)个月。骨愈合平均时间为(4.77±1.20)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内翻平均矫正角度为(12.64±2.02)°。膝关节内侧间隙由术前(2.49±0.99)mm增加至(4.66±1.06)mm,HKA由术前(164±2.26)°增加至(175±1.04)°,MPTA由术前(77.95±1.83)°增加至(87.90±1.21)°,HSS由术前(57.72±3.89)分增加至(85.59±7.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TO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在矫正下肢力线、缓解症状短期效果良好。 张耀 曾凌 孟庆鑫 屈建华 马兴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术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种方案比较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动力髋钢板(DHS)、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数据化比较,为临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提供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对130例的粗隆间骨折用人工关节置换术、PFNA内固定术、DHS、非手术治疗关节功能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对比进行随访总结。结果保守治疗逐渐被淘汰,DHS由于偏心固定对于粉碎性内侧皮质缺损的患者易于出现内固定材料断裂,螺钉切割股骨头。PFNA及伽马钉配合牵引床术前复位,以其适用范围广,半闭合复位及固定,损伤小,出血少。结论故根据相应医院不同的治疗条件及患者的经济及身体状况,通过对不同材料优缺点的分析,并根据病人的骨质、年龄及骨折分型选择适合的治疗及固定方式。 孟庆鑫 刘滨 曾凌 马全平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