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贞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山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次性胃管在新生儿灌肠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一次性胃管在新生儿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需进行灌肠的100例患儿,按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灌肠采用一次性胃管,对照组灌肠采用一次性头皮针。操作如下:患儿左侧卧位或仰卧位,保持双腿弯曲状,并向腹部靠近。充分暴露肛门,右手将一次性胃管或一次性头皮针插入其肛门,深度大约为4~5cm。观察两组插管成功率、堵管、插入深度准确率和灌肠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入深度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灌肠过程中的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灌肠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采用一次性胃管灌肠减轻了患儿的不适,且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占裕香樊丽青黄咏梅徐贞华傅丽娟黄素娟江小丽
- 关键词:新生儿灌肠一次性胃管
- 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文章对100例患儿采用浅静脉留置针,由护士进行护理并对家长开展宣教工作,探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浅静脉留置可针保证患儿的舒适度和家长的满意度,健康宣教显著提高患儿家属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 刘文学徐贞华范肖春张红
-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患儿健康教育
- 微量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索研究微量动脉血气分析用于新生儿急危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急危重症新生儿16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选择桡动脉采血,对照组80例均实施传统血气分析检测,观察组80例均实施微量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50%,明显超过对照组的87.50%(P<0.05);血液标本合格率为97.50%,明显超过对照组的88.75%(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及检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动脉血气分析用于新生儿急危重症,可以有效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高,操作方便,节省时间,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 占裕香陈青寿林华仙樊丽青徐贞华黄素娟
- 关键词:新生儿急危重症
- 追踪方法学在基层医院儿科药品管理中的实践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基层医院儿科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在医院儿科病区的口服药、注射药、高警示药品、抢救药品管理中采用追踪方法学进行管理。比较分析采用追踪方法学前后儿科护士输液操作所需时间和用药缺陷发生率。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追踪方法学后,护士输液操作所需时间及用药过程中的缺陷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P <0. 05)。结论:在儿科病区的药品管理中采用追踪方法学,能缩短护士输液操作所需时间,降低用药缺陷发生率。
- 徐贞华占裕香
- 关键词:儿科药品管理
- 护士与患儿家属双人核对法在儿科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护士与患儿家属双人核对在儿科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8年1月在儿科安全用药管理中开始实施护士与患儿家属双人核对法,以实施时间为界,将2017年7~12月收治的患儿1 540例设为实施前,2018年1~6月收治的患儿1 582例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的患儿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实施护士与患儿家属双人核对法,能提高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有效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占裕香徐贞华
- 关键词:护士患儿家属儿科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