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导电复合材料
  • 1篇油池火
  • 1篇溶剂
  • 1篇热气溶胶
  • 1篇吡咯
  • 1篇微孔
  • 1篇硝化棉
  • 1篇粒径
  • 1篇灭火
  • 1篇灭火剂
  • 1篇灭火时间
  • 1篇纳米
  • 1篇纳米银
  • 1篇聚吡咯
  • 1篇孔结构
  • 1篇孔隙率
  • 1篇复合材料
  • 1篇安全工程
  • 1篇复合材

机构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张磊
  • 2篇郑文芳
  • 2篇王萍
  • 1篇朱静丽
  • 1篇刘威
  • 1篇陈厚和
  • 1篇潘仁明
  • 1篇蔺向阳
  • 1篇谢强

传媒

  • 1篇含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热气溶胶灭火剂抑制开放空间内油池火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热气溶胶灭火剂在开放空间内抑制油池火的作用规律,找到最佳施放条件,以硝酸钾+双氰胺+酚醛树脂体系的热气溶胶灭火剂为试样,采用灭火棒喷射的施放方式,控制施放角度、施放距离、火焰作用位置及风速等条件,进行油池火的局部灭火试验,并用摄像机记录热气溶胶灭火剂与火焰作用的过程。结果表明:热气溶胶灭火剂与火焰作用的瞬间会加剧火焰的燃烧,且只有当灭火剂作用于火焰根部时才能有效地抑制油池火;灭火时间随施放角度增大先缓慢变小后明显变大,随施放距离增大先变小后变大;在顺风、侧风和逆风条件下,风缩短了灭火剂的有效施放距离,且风速越大,有效施放距离越短。由试验结果得出,热气溶胶灭火剂抑制油池火的最佳施放条件为施放角度等于45°,施放距离等于50 cm,且灭火剂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张磊朱静丽潘仁明王萍郑文芳
关键词:安全工程灭火剂热气溶胶油池火灭火时间
溶剂浸析法制备硝化棉基微孔球形药被引量:10
2015年
为简化硝化棉基微孔球形药的制备工艺,使内部孔结构更加均匀,研究了一种新的制备工艺——溶剂浸析法。改变溶剂蒸馏工艺后期的溶剂驱除方式,由升温蒸馏方法改为水溶液常温浸析方法,并与溶剂蒸馏法工艺进行对比。探讨了两种工艺参数对球形药形貌、粒径、内部孔结构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及Hope Image软件表征了硝化棉基微孔球形药的结构。结果表明,用溶剂浸析法工艺制备的硝化棉基微孔球形药表面光滑,粒径主要集中在20μm左右,球形度为0.89,比溶剂蒸溶法提高约20%,孔隙率为92%,比溶剂蒸溶法提高约10%。溶剂浸析法工艺制备的硝化棉基微孔球形药内部孔结构分布更均匀。
王萍张磊蔺向阳郑文芳
关键词:孔结构粒径孔隙率
纳米银-聚吡咯导电复合薄膜的制备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制备纳米银-聚吡咯(Ag-PPy)导电复合薄膜的最佳聚合工艺,分别采用静置、超声和磁力搅拌三种聚合工艺制备了纳米银-聚吡咯导电复合薄膜。用四探针法测量了复合薄膜的表面电阻值,用三维视频显微镜(3-DVM)观测其表面形貌并测定了膜层的厚度,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膜层物质的晶型。结果表明:采用频率为25kHz、功率为70 W的超声工艺制备的Ag-PPy导电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在该条件下得到的复合薄膜表面平整,纳米银粒子在聚吡咯中分布连续且均匀,表面电阻值可达到0.68kΩ,复合物粒子在基体上沉积的厚度为56.28μm,沉积速率为8.67mg·cm-2·h-1。
郭齐香谢强刘威李实张磊陈厚和
关键词:纳米银聚吡咯导电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