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 作品数:24 被引量:153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中药工业智能制造转型模式及监管问题探讨被引量:2
- 2024年
- 中药制药工业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药工程技术为支撑。智能制造融合了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制造业质量与效益的先进生产方式。本研究聚焦中药工业实施智能制造重大战略工程,根据中药产品质量及其制造流程的特点,结合中药制药工业面临的管控问题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特征,提出中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的转型方向,核心包括由基于经验的控制向以数据为驱动力的控制转型、产品检验向过程管控转型、分散向集成转型,以及药品制造向药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等领域的突破。总结近年来中药标杆性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产业转化进展,讨论中药产业在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监管问题,以期为中药工业实施智能制造项目的系统架构规划与技术路线设计提供参考。
- 张磊孟昭平岳洪水于淼李萌鞠爱春
- 关键词:中药工业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生产过程分析系统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 2021年
-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中药制造过程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质量标志物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并结合工艺特点与质量要求确定过程分析技术应用方式,介绍该制剂生产过程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构建,详细描述该系统建立过程工艺监测点的筛选原则、检测方式的选择依据。同时,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提出了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运用于中药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中需注意的问题(包括系统构建的前期准备、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开发与运行管理体系完善等)并进行讨论。
- 尚献召孟昭平李德坤张磊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方法
- 基于临床疗效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质量标志物确证被引量:25
- 2021年
- 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创新理念的提出及其方法学体系的建立,为中药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开辟了新的模式。基于中药Q-Marker理论,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iqi Fumai Lyophilized Injection,YQFM)的QMarker开展了系统性研究,确定了人参皂苷Rb1、Rg1、Rf、Rh1、Rc、Rb2、Ro、Rg3及麦冬皂苷C、麦冬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果糖和五味子醇甲为YQFM的Q-Marker。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阐述了YQFM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一步解释了Q-Marker的药效机制与YQFM临床疗效之间的内在关系。此外,根据与临床疗效相关的活性研究成果,进一步将人参皂苷Rd及人参皂苷Re纳入YQFM的Q-Marker中,以期完善YQFM的Q-Marker体系,揭示了Q-Marker在YQFM临床治疗疾病中的关键作用,为产品质量的全面评价与控制提供充实的依据。
- 张磊苏小琴苏小琴岳洪水李德坤杨峰侯颖张铁军刘昌孝
- 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在麦冬提取生产过程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建立基于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MSPC)技术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麦冬水提取过程的在线监测方法,实现对麦冬水提取过程的实时监测。方法以蒸汽压力、保沸温度、冷却水回水温度3个关键过程参数,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线监测的果糖水平为变量,采用商业化规模9个生产批次建立麦冬水提取过程的MSPC模型;使用SIMCA-P+14.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LS)进行自动拟合建立批次变化模型(BEM),用于生产过程评价;使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自动拟合建立批次水平模型(BLM),用于批次评价。将模型用于3个商业化规模实验批次(检验批1、2、3)的过程监测,评价模型性能。结果生成BEM和BLM的HotellingT^(2)图及DMod X控制图,DModX控制图采用+3SD作为控制限,对各批次参数的数据结构(即各参数的相关关系)进行评价;HotellingT^(2)图以95%作为控制限,在各批次参数的数据结构无差异的情况下,可对各批次数据是否存在异常进行评价。BLM结果显示检验批次的DMod X值超出控制限,BLM结果与BEM检验结果一致,检验批1部分时间节点的DMod X值超出控制限,检验批2和检验批3的大部分时间节点的DMod X值超出控制限,对以上超限的数据点进行分析,发现原因主要为冷却水回水温度超出控制水平。结论借助MSPC技术对复杂中药制造过程进行数据挖掘与模型开发,可实现对中药制药过程的实时监测,为中药智能控制技术的建立提供参考。
- 尚献召侯健李德坤张磊
- 基于质量标志物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质量评价与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3年
- 介绍了以质量标志物(Q-marker)为目标开展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质量评价与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为开展全面的YQFM质量评价与控制创造了必要条件,也为中药Q-marker理论成果向制药工业质量控制实践转化提供参考。包括在药品全生命周期内构建基于Q-marker的质量评价及监测体系技术路线,针对不同组方药材、生产工艺中间体以及成品中Q-marker的分析技术研究结果;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生产过程分析技术体系,在生产过程中对Q-marker实施监控,为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 张磊苏小琴苏小琴尚献召李莉郭晓彤李德坤刘昌孝李德坤鞠爱春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的五味子提取生产过程监测方法被引量:19
- 2017年
- 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组方药材五味子提取过程的在线监测方法。采用生产上5个正常批次建立了五味子提取过程的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MSPC)模型,并利用PC scores,DModX和Hotelling T^23种控制图对2个测试批次进行监测。结果显示,MSPC模型对提取过程具有良好的监测性能。将所建立的MSPC模型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能够有效地实现对五味子提取过程的在线监测,并实时反映生产过程中物料属性的变化。该文建立的监测方法为过程分析技术在中药注射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徐敏张磊岳洪水庞洪伟叶正良叶正良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红参醇提过程在线监测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主要原料红参醇提过程中3种单体皂苷——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定量模型,实现提取过程中关键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在线采集红参醇提过程的近红外光谱,以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提取过程药液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量为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光谱与测定值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进而对提取过程进行在线分析。结果人参皂苷Rg1和Re的建模波段均为9 403.7~7 498.3 cm^(-1)和6 102~5 446.3 cm^(-1)组合波段;人参皂苷Rb1的建模波段为5 774.1~5 446.3 cm^(-1)。人参皂苷Rg1、Re、Rb1定量模型的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99.40、99.44、99.41,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18、2.77、11.00。结论所建立的3种单体皂苷定量模型预测性能良好,能够有效测定红参醇提过程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量。
- 徐敏张磊岳洪水鞠爱春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
- 一测多评法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质量控制中的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4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方法以丹酚酸B为内参物,建立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Y相对于丹酚酸B的相对校正因子(RCF),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含量测定结果的差异,评价一测多评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各指标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良好,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单,可以用于该产品的质量评价。
- 岳洪水张磊李海燕
- 关键词:相对校正因子
- 中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探讨被引量:26
- 2016年
- 旨在探讨中药质量一致性评价问题,试图借鉴化学仿制药与原研药、生物类似物与原创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发展现状和方法思路,结合中药自身的特殊性,总结目前在中药质量一致性评价领域具有应用潜力的技术手段,包括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生物活性检测方法、指纹图谱等技术手段,试图寻找合适的中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为保障中药的安全、有效提供借鉴与思考。
- 侯湘梅岳洪水张磊鞠爱春叶正良
- 关键词:中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指纹图谱
- 基于数据驱动的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标志物(Q-Marker)监测方法研究及实践被引量:1
- 2024年
- 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制药过程质量监测体系是提升中药质量水平的关键措施。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创新概念的提出,为中药质量表征开辟了新模式。中药产业智能化转型中产生的工业大数据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对这些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将为质量监测技术开发提供有力支撑。依托前期研究成果,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中药制药过程Q-Marker监测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路线,包括中药Q-Marker监测指标识别,制药工业质量数据挖掘及过程分析技术体系建立3个关键步骤,并阐述了实施各步骤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生产过程超滤工序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在中药工业质量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为智能化时代下,中药工业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 张磊林梅陈雪艳苏小琴苏小琴李德坤张铁军李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