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晋梅
-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产酶条件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寻求最适宜的纤维素分解菌产酶条件。[方法]通过菌种筛选与鉴定试验,研究5种碳源(麸皮、滤纸、葡萄糖、蔗糖和CMC)、5种氮源(蛋白胨、硫酸铵、草酸铵、硝酸铵、柠檬酸)、培养时间、液体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和5个培养温度(22、263、03、4和38℃)对微生物产酶的影响。[结果]从土壤、牛粪样品中共分离出17株微生物菌株,其中1株T2菌丝密集,菌落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快,经鉴定为木霉菌。T2菌株最适宜的产酶条件是:碳源为麸皮、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物质、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铵、培养时间为3~4 h、液体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4~6、培养温度为26~34℃。[结论]T2菌株在30℃下培养时,相应的滤纸酶活力、CMC酶活力最高值分别为10.72和47.52 U/g。
- 李琼芳刘明学徐志鹏康晋梅苟清碧
- 关键词:纤维素分解菌酶活力发酵
- 微生物与放射性核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8年
- 利用微生物处理放射性废物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对现有核素固化方法的新的补充及探索,也是极有应用前景的新尝试。用微生物菌体作为生物处理剂,富集回收存在于水溶液中的铀等放射性核素,效率高,成本低,耗能少,而且没有二次污染物。通过微生物的吸附富集核素作用,可以实现放射性废物的减量化目标,为核素的再生或地质处置创造有利条件。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微生物进行放射性核素处理的研究进展。
- 李琼芳刘明学康晋梅董发勤
- 关键词:微生物放射性核素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