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源性
  • 1篇脏器
  • 1篇脏器病变
  • 1篇栓塞
  • 1篇脾功能
  • 1篇脾功能亢进
  • 1篇脾栓塞
  • 1篇脾栓塞术
  • 1篇疗效
  • 1篇疗效欠佳
  • 1篇门脉
  • 1篇门脉高压
  • 1篇亢进
  • 1篇脊柱
  • 1篇脊柱源性腹痛
  • 1篇功能亢进
  • 1篇腹部
  • 1篇腹部脏器
  • 1篇腹痛
  • 1篇病变

机构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白洁
  • 2篇丁永年
  • 2篇努尔麦麦提
  • 1篇熊静萍
  • 1篇纪文静
  • 1篇熊静平

传媒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35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静脉高压引起脾功能亢进患者35例,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进入脾动脉,行部分脾栓塞术。观察栓塞术前后血小板、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脾脏体积的变化及临床表现的改善和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部分脾栓塞术后1、2、4、8、12、28、56周血小板、白细胞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56周红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栓塞术后2、4、8、12、28、56周脾脏体积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周后接近正常。35例患者术后均有右上腹疼痛、发热,10例患者有胸、腹水。结论部分脾栓塞术能有效缓解脾功能亢进和门脉高压,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对门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熊静平丁永年白洁努尔麦麦提
关键词: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部分脾栓塞术
15例脊柱源性腹痛的分析
2012年
腹痛多数是南腹部脏器的疾病引起,也是诊断过程中首先考虑的病因,而部分腹痛患者在临床上往往无明显的腹部脏器病变表现,以致诊治过程反复,疗效欠佳,当患者有无法用腹腔脏器病变解释的腹痛时,应考虑到脊柱源性腹痛的可能。这一部分腹痛是由脊柱前方、脊柱及脊柱后方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由此引起的腹痛称为脊柱源性腹痛。本文对2009年8月~2011年6月收治并确诊为脊柱源性腹痛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纪文静白洁努尔麦麦提熊静萍丁永年
关键词:脊柱源性腹痛腹部脏器病变表现疗效欠佳脏器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