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芬 作品数:9 被引量:78 H指数:5 供职机构: 湖南省儿童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童医院眼科手术室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眼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8月在本院行眼科手术的2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围手术期接受手术室实施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则接受眼科手术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的焦率程度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前2 h及术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对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满意度(97.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中、术后舒适度分别为85.0%、91.0%,而对照组分别为63.0%、6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眼科手术室,可明显减轻患儿围手术期的焦虑情绪,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刘芬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眼科手术室 围手术期 浅析心理护理对小儿弱视治疗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和探索临床上施行心理护理对小儿弱视治疗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弱视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和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和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的施行,能够提高小儿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刘芬 方波 李芬 杨娟关键词:心理护理 小儿弱视 121例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总结121例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行额肌腱膜悬吊术患儿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1~12月份收治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为研究对象。均采取额肌腱膜悬吊术进行治疗,通过协助患儿完成术前检查,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正确滴眼药水,预防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术后做好眼部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对患儿家长做好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正确点眼药的方法及定期门诊随访等,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21例患儿围手术期无相关并发症,患儿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100%)。结论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能明显降低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临床具有指导性意义。 李芬 刘芬 杨娟关键词: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患儿 护理 调查并分析学龄前儿童家长视力保健知信行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视力保健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探究具体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儿童视力保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本市的8所幼儿园中学龄儿童的家长800名,调查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调查方式按照自行设计的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知信行问卷展开,对于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探究。结果学龄前儿童家长视力保健知信行总分、知识维度得分、态度维度得分、行为维度得分分别是(113.20±9.08)分、(12.09±2.01)分、(47.20±3.59)分、(53.91±5.36)分;经单因素分析,影响单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总收入,影响视力保健信念主要因素是家庭月总收入;影响视力保健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家庭月总收入以及孩子有无视力问题。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视力保健知信行较欠缺,社区护理人员应强化学龄儿童家长眼科保健教育,提高家长眼科保健意识,降低学龄儿童眼疾病的发生。 李芬 刘芬 杨娟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视力保健 抚触护理在小儿眼科全麻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索抚触护理在小儿眼科全麻围手术期的施行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小儿眼科全麻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0例)和使用抚触护理的观察组(70例),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护理依从性情况和情绪波动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对临床治疗总依从性为77.14%,对照组患儿对临床治疗总依从性为5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躁动率为47.14%,对照组患儿躁动率为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护理的施行,能够提高眼科全麻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由于躁动等不良情绪造成的临床不良事件,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方波 刘芬 杨娟 李芬关键词:抚触护理 小儿 围手术期 治疗依从性 躁动 心理护理模式在儿童斜视矫正术后缓解疼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儿童斜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患者28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模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脸谱疼痛(FPS)评分4分以下有8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FPS评分为7~10分有4.29%,FPS评分为4~7分有7.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71%和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依从率高达97.86%,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依从率84.29%(P<0.05);观察组患儿满意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82.32%(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儿童斜视矫正术后的疼痛感,提高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吴秀婷 杨莺 刘芬关键词:心理护理 斜视矫正术 疼痛 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在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弱视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实施术后家庭康复训练指导护理模式,使患儿能够坚持弱视训练,巩固并提高白内障患儿术后视力。方法对先天性白内障40例患儿48只眼。在住院期间及其出院后对患儿及家长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指导较大患儿及家长弱视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指导家长亲自操作。在患儿出院时根据患儿的年龄及视力情况制定具体的弱视训练计划和复诊时间,定期给予电话随访及上门家访并询问训练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强化坚持训练的重要性。结果通过家庭康复指导护理模式,22例3~10岁患儿共28只患眼,平均训练26个月,其中89%达到较好视力。18例6~36个月患儿20只患眼平均训练18个月,其中75%达到注视反射灵活。结论所有患儿能够坚持弱视训练且经过弱视训练,不仅可以使患儿视力得到提高,甚至可以达到正常水平。家庭康复指导护理模式是目前能够使患儿坚持弱视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提高患儿视力和生活质量。 杨娟 李芳华 刘芬关键词:白内障 先天性 弱视 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6 2021年 目的探讨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4月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建卡并存在分娩恐惧的60名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初产妇实施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采用分娩恐惧量表、妊娠结局评价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干预1个月及干预结束时,干预组分娩恐惧总分分别为(24.93±3.27)、(22.93±2.29)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5.30±8.58)、(34.47±8.70)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分存在时间效应、分组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6.117,F组间=15.990,F交互=26.802;P<0.05)。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干预组会阴损伤率为16.7%(5/30),低于对照组的43.3%(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56、5.079;P<0.05)。两组初产妇的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应用到存在分娩恐惧的初产妇中,有助于缓解初产妇的分娩恐惧,改善初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对临床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肖苏琴 方艳春 刘芬 王佳佳 李娜关键词:初产妇 斜视矫正术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4例行斜视矫正术的斜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斜视患儿进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术后治愈率、提高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杨娟 吴秀婷 刘芬关键词:斜视 围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