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华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婴儿
  • 2篇室缺
  • 2篇术期护理
  • 2篇缩窄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缩窄
  • 2篇围术期
  • 2篇围术期护理
  • 2篇小婴儿
  • 2篇护理
  • 2篇HYBRID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术后
  • 1篇延迟关胸
  • 1篇术后
  • 1篇体位
  • 1篇体位变换
  • 1篇先天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刘爱华
  • 1篇顾莺
  • 1篇顾银芳
  • 1篇张慧文

传媒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早期体位变换对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延迟关胸患儿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先心病延迟关胸患儿术后早期进行体位变换对改善肺通气及氧合的效果。方法将72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病纠治术并延迟关胸的患儿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后6h采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交替的体位变换,对照组采取术后6h仰卧位并制动,直至关胸。监测术后6、12、18及24h两组患儿动脉血气中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机械通气氧流量,记录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CCU停留时间以及延迟关胸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24h的Pa CO_2低于对照组(P<0.01),Pa02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P<0.05)及CCU停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心病患儿延迟关胸术后采用左侧-右侧-仰卧位交替变换,可以改善患儿肺功能,缩短术后恢复进程。
刘爱华顾莺张慧文顾银芳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延迟关胸体位变换
Hybrid治疗小婴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缺的围术期护理
<正>目的总结3月龄内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应用Hybrid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3月龄内的小婴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病例共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d...
刘爱华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HYBRID
文献传递
Hybrid治疗小婴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缺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3月龄内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应用Hybrid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3月龄内的小婴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病例共16例,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d)46...
刘爱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