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臣 作品数:4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胃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2017年 目的:探讨胃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6年4月21例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行肝脏R0切除分为R0切除组(11例)和非R0切除组(10例),对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R0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7.3%和27.3%;非R0切除组分别为48.0%,0和0(P=0.04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2月和5.9月(P=0.008)。对R0切除组生存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Bormann分型(P=0.004)、区域淋巴结受累(P=0.010)与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无明显独立预后因素,可能与Bormann分型与淋巴结受累存在交互作用(P=0.031)有关。结论:基于胃癌D2切除联合肝脏R0切除的多学科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张程 张鹏 陈磊 刘毅 宁尚磊 徐云飞 刘兆臣 陈雨信关键词:胃癌 肝转移 外科治疗 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5年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又称为Rendu-Osler-Weber病,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血管发育异常为特征,表现为手指、口腔、鼻腔、唇等部位毛细血管扩张和肺、肝、脑等器官动静脉畸形。其中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HT)亦导致一系列肝脏血管异常,包括毛细血管扩张、实质性血管畸形等,甚至发展为动静脉瘘,主要分为肝动脉-肝静脉瘘和肝动脉-门静脉瘘以及门静脉-肝静脉瘘。HHHT通常早期无症状,但随年龄增长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高输出量心力衰竭、门脉高压以及胆道病变等。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HHT是否累及肝脏并对其进行分期,根据多普勒超声分级,可以给出适当的随访和/或治疗建议。早期HHHT患者可以随访观察;对于出现严重肝脏血管畸形的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建议进行手术结/缩扎肝动脉或行周围血管栓塞,可缓解症状。肝移植是唯一可治愈HHHT的方法,但对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扩张症状并无显著改善。 王闻博 刘宏达 刘兆臣 张群 刘毅 宁尚磊 徐云飞 陈雨信关键词:血管畸形 肝脏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肝门部胆管癌高位切除并回盲部间置—肝门回肠吻合术2例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索肝门部胆管癌高位切除并回盲部间置-肝门回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行肝门部胆管癌高位切除并回盲部间置-肝门回肠吻合术,术后给予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随访3个月,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Ⅳ型,术中均未输血,术后胆管支架管造影示回肠肠袢及肝内无明显气体。钡餐透视提示钡剂进入盲肠,未反流入回肠袢;口服钡剂后9 h透视提示盲肠肠袢和吻合部位空肠内钡剂排出,盲肠袋黏膜皱襞有少量钡剂残留,钡剂通过回肠-结肠吻合口时无延迟及明显过快,无明显钡剂反流。2例患者随访3个月,无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行高位切除、回盲部间置、肝门回肠吻合术是可行的。 陈雨信 刘毅 郭森 刘恩宇 宁尚磊 刘兆臣 牛军 徐克森 寿楠海关键词:胆道肿瘤 胆管炎 外科治疗 创伤性脾外伤不同治疗方式疗效对比 被引量:3 2014年 对比分析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脾脏损伤的效果,评价非手术治疗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156例创伤性脾脏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非手术治疗13例,随机选取15例临床特征相似的手术患者与其进行疗效对比。非手术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2.6 d vs 25.5 d,P=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手术治疗组输血量明显减少(800 m L vs 1 500 m L,P<0.05),并且无转入IC U治疗患者,而手术治疗组71%患者术后转入IC U治疗,IC U治疗时间平均5.2 d。非手术治疗组中转手术治疗2例(15.4%),其余均治愈出院。在严格执行纳入标准情况下,非手术治疗对脾外伤有效;当患者病情不稳定时,适时地中转行手术治疗,不应视为非手术治疗失败,而是一种果断的临床决策。对于脾外伤患者,脾切除仍是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更适用于Ⅲ、IV、V级脾损伤患者。 马思泉 刘兆臣 李继斌 潘建勇 孔德鹏 刘远见 张继凡关键词:脾脏损伤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