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守敢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地下水四氯化碳向上覆土壤挥发实验模拟研究
- 2009年
- [目的]准确评价土壤四氯化碳的污染程度。[方法]模拟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的模拟装置,共设计4个土柱,分别填充细砂、深层土壤(深度>3.7m)和浅层土壤(深度<1.2m),底部均为四氯化碳饱和溶液。通过实验室土柱模拟实验,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方面,分析四氯化碳在土壤挥发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总结四氯化碳在挥发过程中的规律。[结果]含水率高的土壤对四氯化碳的吸附高于含水率低的土壤,且水分在四氯化碳穿透土层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延滞作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对四氯化碳的吸附作用明显高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四氯化碳在穿过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层时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结论]该研究为科学治理四氯化碳污染提供参考依据。
- 裴宗平鹿守敢
- 关键词:四氯化碳有机质含水率
- 徐州市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对徐州市大气颗粒物中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萘、芴、苊等低分子量芳烃的含量相对较低;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苯并(k)荧蒽、苯并(a)芘等高分子量芳烃的含量相对较高;含量最高的单体为荧蒽,占待检的16种PAHs的19%以上。不同环数多环芳烃含量大小顺序为:4环>5环>6环>3环>2环。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苯并(a)芘和∑PAHs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特征大体上一致,并呈现一定规律性:交通干线区>工业区>风景文化区>居民区>新城区。由此可以初步认为徐州市区PM10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汽车尾气。
- 王敏韩宝平张华鹿守敢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污染特征
- 基于FA/MR分析方法的徐州市大气颗粒物PAHs源解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徐州市布设3个采样点,进行大气颗粒物采样.通过因子分析法(FA)判断徐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MR)确定各污染源对多环芳烃污染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徐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为交通污染源、燃煤污染源和高温加热源,贡献率分别为61.4%、20.5%和16.1%.
- 鹿守敢秦峰裴宗平张华王敏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