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忠
-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甘肃合作早子沟金矿原生叠加晕特征及深部预测被引量:10
- 2014年
- 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西段,大地构造位置为西秦岭褶皱带北部断褶带与中部裂陷槽之间的过渡部位,位于合作—岷县区域断裂带上。对矿区原生晕样品元素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R型聚类谱系分析、因子分析及元素分带指数计算。聚类谱系分析反映出矿化元素Au、Sb与前缘晕元素As、Hg关系密切;因子分析显示第一主因子与第四主因子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与二、三主因子无相关性,说明四个因子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成矿阶段;依据元素分带指数计算建立的矿区原生叠加晕轴向(垂直)分带序列为As-Au-Sb-Hg-Ag-W-Co-Pb-Zn-Bi-Cu。对矿区原生晕找矿地球化学信息进行了提取,并对矿区深部第二富集带靶区及资源量进行了预测,预测资源量5 t,表明矿区深部扩大资源量的潜力巨大。
- 陈国忠梁志录王建龙张愿宁李鹏兵
- 关键词:原生叠加晕
- 早子沟金矿采矿硐室间距和断面优化计算及围岩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早子沟金矿目前已探获金资源储量118t,现已开始开采,由于矿区多数矿体赋存于地表以下,矿区采矿方式以地下开采为主。通过对采矿硐室间距和断面优化计算,用统一的设计变量表示硐室间距和断面特征尺寸,以围岩破坏区的总面积作为目标函数,按使用需求确定了约束条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矿区硐室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 王建龙李鹏兵梁志录陈国忠赵积珍姬发伟
- 关键词:断面优化计算围岩稳定性
- 早子沟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 <正>1区域与矿床地质区域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受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及松潘地块三者围限的西秦岭松潘—甘孜构造结之东北缘。一级大地构造单元隶属于秦岭造山带前陆逆冲褶皱带,二级大地构造单元为西秦岭褶皱带,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为南秦...
- 陈国忠李康宁张愿宁麻红顺梁志录武雪梅
- 文献传递
- 甘肃省合作市早子沟金矿床地质模型的建立及资源总量估算被引量:5
- 2013年
- 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带北部断褶带与中部裂陷槽之间的过渡部位,通过对早子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及矿体品位变化特征的研究,建立了该矿床描述性模型、变异函数模型及金品位分形分布模型,探讨了矿区深部勘查的方向,并对矿区资源总量进行了估算。
- 陈国忠梁志录麻红顺张愿宁王建龙李鹏兵
- 关键词:地质特征
- 夏河-合作矿集区印支期TTG岩石组合、构造意义及其与金成矿关系被引量:6
- 2019年
- 西秦岭造山带岩浆活动发育,成矿作用密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地区。夏河-合作矿集区是西秦岭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区内目前已发现早子沟、加甘滩两个特大型金矿及多处中小型金矿床(点),目前对区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构造演化、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对区内的构造环境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通过分析矿集区内侵入岩时空分布、岩石学特征及其TTG岩石组合,讨论了矿集区TTG岩石组合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性质,进而分析了其与矿集区内金成矿的关系。根据矿集区内花岗岩类岩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投图研究,矿集区内岩浆岩岩性主要为闪长岩一花岗闪长岩一石英二长岩一黑云母花岗岩,多属于I型花岗岩,具大陆边缘弧花岗岩(CAG)的特征。岩浆主要来源于玄武质洋壳的脱水熔融,为洋壳基性岩浆和大陆上地幔岩浆的混合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该TTG岩石组合与其西延出露的高镁安山岩构成组成极性,表明西秦岭造山带是由一系列微板块与许多小洋盆组成的具有多幕俯冲的多岛洋盆。在石炭纪-三叠纪经历了洋壳俯冲、板片断离及陆陆碰撞的演化过程,在此期间岩浆活动为金矿成矿提供了热液,促使地层中早期汇聚的含金物质再富集,在热动力驱动下沿有利构造方向运移,并不断萃取周围岩层中的金,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 陈国忠李康宁李注苍
- 关键词:成矿关系
- 早子沟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 研究分别采集早子沟金矿不同成矿阶段样品进行了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研究认为,早子沟金矿床的形成可概括为:印支期西秦岭地区处于逆冲逆掩造山构造背景下,深部岩浆沿着夏河—合作深断裂侵入,形成了该区广泛分布的中酸性侵入体。走滑...
- 陈国忠李康宁张愿宁麻红顺梁志录武雪梅
- 关键词:金矿流体包裹体成矿作用构造环境岩浆活动
- 西秦岭甘肃段特大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年龄被引量:13
- 2017年
- 西秦岭是中国具有大型、特大型金矿成矿条件的成矿带,通过对西秦岭甘肃段4个特大型金矿之间及其卡林型金矿、造山型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表明:这4个特大型金矿均具有多期多次成矿的特点,且具有由卡林型金矿向造山型金矿过渡的特征,成矿作用发生在碰撞造山阶段的挤压向伸展转换期,代表了一种新的成矿类型,建议定义为"卡林-造山复合型",特大型金矿成矿时间为127~216 Ma,成矿背景及成矿时间具有偏在性。
- 陈国忠龚全胜梁志录张愿宁麻红顺
- 关键词:西秦岭特大型金矿
- 甘肃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地质遗迹资源与综合评价
- 2023年
- 为确定研究区古动物化石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等级,基于野外实地调查,构建涵盖6个评价指标、14个评价因子的地质遗迹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优劣解距离法将75个地质遗迹点进行综合评价.建议建立1级保护点1处,2级保护点16处,3级保护点42处,并针对不同保护等级提出相应保护利用建议.
- 狄国芸辛存林陈国忠李注苍焦志鹏刘松欣赵涵
- 关键词:古动物化石地质遗迹综合评价
- 西秦岭早子沟金矿控矿断裂形成演化被引量:14
- 2016年
- 甘肃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地区,其成矿作用与断裂构造活动及中性岩脉的侵位关系密切,但成矿前期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开展早子沟金矿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研究,可为分析矿床成矿机制、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指导。早子沟金矿区主要发育4组不同方向的控矿断裂,根据断裂的相互切割关系推测,NW向断裂形成最早,SN向和NE向断裂次之,近EW向断裂形成最晚。矿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金矿化及其展布特征显示,NE向断裂控制的矿体成矿早,矿体规模最大;受近EW向断裂控制的矿体发育两期矿化,矿化强度高。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及断裂构造活动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分析,认为区域性的夏河–合作断裂构造带控制了早子沟金矿床的产出,早子沟矿区内不同方向的次级断裂多期次的活动叠加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推测早子沟金矿床两阶段的断裂活动控制了两阶段的金矿化作用,从而建立了早子沟金矿控矿构造的形成与演化模式。认为矿区下一步勘查工作重点应放在NE向断裂深部和近EW向断裂控制的缓倾斜矿体,尤其是近EW向断裂与其他控矿断裂交汇部位,是寻找叠加矿化富矿段的有利找矿地段。
- 梁志录陈国忠麻红顺张愿宁
- 关键词:西秦岭构造控矿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