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金毅

金毅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内镜
  • 3篇鼓室
  • 3篇耳内
  • 3篇耳内镜
  • 2篇手术
  • 2篇疗效分析
  • 2篇鼓室成形
  • 2篇鼓室成形术
  • 2篇测听
  • 2篇纯音
  • 1篇电刺激
  • 1篇电诱发听性脑...
  • 1篇应用及疗效
  • 1篇硬化症
  • 1篇植入
  • 1篇中耳
  • 1篇中耳炎
  • 1篇软骨
  • 1篇三维重建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梅凌云
  • 7篇金毅
  • 6篇吴学文
  • 6篇贺楚峰
  • 5篇蔡鑫章
  • 5篇蒋璐
  • 4篇吴宏
  • 4篇吴丽莎
  • 2篇冯永
  • 2篇张帅
  • 1篇刘畅
  • 1篇牛志杰
  • 1篇陈伟
  • 1篇王斌

传媒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Ⅰ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总结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特点,首次从医学数据、患者评价多角度分析老年患者Ⅰ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为医生和患者合理决策治疗手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2年2月期间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44例(45耳)老年患者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3年;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术后移植物成功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听力水平;通过慢性耳病调查表(CE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将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4例(45耳)患者中,10耳(22.22%)具有发病诱因,听力下降、耳流脓、耳鸣患者的术耳分别为41耳(91.11%)、40耳(88.89%)、19耳(42.22%);混合性聋患者有25耳(55.56%);经手术确诊为鼓室硬化的患者有30耳(66.67%);移植物成功率为97.78%,术前、术后的骨导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CES的“活动限制”“症状”“医疗资源占用”评分及其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或糖尿病对老年患者Ⅰ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无显著影响。结论:Ⅰ型鼓室成形术对于老年患者安全且有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需增加老年患者就诊意识,合理使用手术方式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吴宏张帅伍瑜梅凌云贺楚峰蔡鑫章蒋璐吴丽莎金毅吴学文
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老年人生活质量
鼓室体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策略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总结鼓室体瘤临床特征,探讨手术方式及入路选择以及术中听觉保护的策略。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8月至2022年2月确诊为鼓室体瘤的10例(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内镜或显微镜手术实现肿瘤全切,术后随访3个月~8年;结合文献分析归纳其临床特征,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听力水平,对手术方式及入路选择、听觉保护等手术策略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9.50±8.00)岁,病史15 d~6年,7例主诉为搏动性耳鸣,80%(8/10)患耳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根据改良版Fisch&Mattox鼓室体瘤分型,10例术耳中3耳为A1型(30%),2耳为A2型(20%),5耳为B1型(50%)。全部10例(耳)中3例术耳听力较术前提升,6例术耳气导维持术前听力,1例术耳听力较前稍下降。7例(耳)术后骨气导差为0~10 dB,3例(耳)骨气导差为10~20 dB。术前、术后的平均气导听阈、骨导听阈、气骨导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外耳道及耳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鼓室体瘤因极易出血,在手术中同时兼顾肿瘤全切和听功能保护极具挑战性。对于A型及B1型鼓室体瘤,手术中可以争取在保持鼓膜完整、保留听骨链的前提下彻底去除肿瘤,并同时保留术后听功能,甚至较术前听力有所提高。
吴宏刘星吴学文吴丽莎蒋璐金毅贺楚峰梅凌云宋剑蔡鑫章
关键词:耳内镜听骨链听力
不同气骨导差混合性听力损失耳硬化症患者手术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术前不同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混合性听力损失耳硬化症患者的手术疗效,为耳硬化症手术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镫骨小窗技术人工镫骨植入手术、术前表现为混合性听力损失的耳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8例(116耳),其中女性71例(76耳),男性37例(40耳),平均年龄38.5岁。根据术前纯音测听ABG将其分为三组:S组,15 dB≤ABG<31 dB,共39耳;M组,31 dB≤ABG<46 dB,共58耳;L组,ABG≥46 dB,共19耳。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时的听力结果。结果术后有3耳(S组2耳,L组1耳)出现严重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未纳入统计分析。各组耳硬化症患者术后纯音听阈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平均气导阈值改善(21.6±13.4)dB,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3,P<0.01);平均骨导阈值改善(3.7±7.6)dB,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1);术后ABG为(18.3±9.3)dB,较术前(36.2±8.6)dB明显缩小。三组患者中L组气导阈值改善量最大[(29.9±10.8)dB],S组的改善量最小[(15.7±11.4)dB]。术后气导和骨导纯音听阈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组术后ABG最小[(16.5±9.0)dB],L组术后ABG最大[(20.5±10.0)dB]。与S组相比,M组和L组术后在2000 Hz处仍遗留较大的ABG。S组和M组术后骨导阈值较术前均有一定改善(P值均<0.01)。结论手术能使不同术前ABG的混合性听力损失耳硬化症患者获益:术前ABG小的患者手术效果较好,术后各频率ABG闭合理想;术前ABG大的患者手术能明显提升气导阈值,但某些频率术后仍可能遗留一定的ABG。手术对骨导阈值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告知其助听器等治疗方法以供患者选择。
张帅贺楚峰蔡鑫章蒋璐吴学文金毅梅凌云
关键词:气骨导差
不同脉宽条件下人工耳蜗植入者术中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的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脉宽条件下人工耳蜗植入者术中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的特点,分析脉宽与EABR波V引出率和阈值之间的关系,总结不同脉宽条件对EABR波V引出率和阈值的影响,选择更优化的EABR脉宽测试参数。方法无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24例作为实验组,其中耳蜗形态正常12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4例、Mondini畸形4例、共同腔畸形(common cavity deformation,CCD)2例、内听道狭窄2例;筛选条件相近的24例有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植入者配对作为对照组。应用改装的Cochlear Freedom人工耳蜗及自制的铂铱合金球电极对拟行人工耳蜗植入的两组者术中分别给予50、100、200μs不同脉宽的电刺激,Bio-logic Navigator Pro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不同脉宽条件下EABR波V引出率和阈值。结果脉宽50、100、200μs时,EABR波V引出率实验组(均为91.7%)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100%、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EABR阈值实验组[分别为(183.73±8.96)CL、(151.28±10.05)CL、(120.56±12.82)C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5.50±9.14)CL、(142.71±11.45)CL、(110.63±10.24)C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87、16.82、17.64,P均<0.05)。结论蜗内单极刺激能诱发出良好的EABR波形,无残余听力的患者EABR阈值要明显高于有残余听力的患者。相对于脉宽200μs,50、100μs时EABR波形波V引出率高;脉宽50μs波形分化更好、动态范围广,内耳畸形严重可能需要适当加大刺激量(如将脉宽改为100μs)。
金毅冯永梅凌云王斌曹克利
关键词: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人工耳蜗植入电刺激脉宽
不同分型鼓室硬化的听力学特点与术后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不同分型鼓室硬化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效果,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135耳)鼓室硬化手术患者,对比手术前后听力学资料。结果 Ⅰ、Ⅱ型鼓室硬化患者多表现为传导性耳聋(分别为71.4%、68.8%),Ⅳ型鼓室硬化患者中混合性耳聋出现的比例更高(66.7%)。各型鼓室硬化的听力曲线以平坦型为主。卡哈切迹出现率为13.3%(18/135),Ⅳ型鼓室硬化患者中38.9%患者听力图出现了卡哈切迹。各型鼓室硬化患者(除Ⅲ型鼓室硬化外)术后气骨导差(ABG)和气导平均听阈(PTA)均较术前降低。Ⅰ型鼓室硬化的手术成功率最高(79.0%),Ⅳ型鼓室硬化的手术成功率最低(63.9%)。结论 各型鼓室硬化患者听力图多呈现平坦型曲线,混合性耳聋最多见于Ⅳ型鼓室硬化,卡哈切迹的出现可提示镫骨的固定。手术清除鼓室内硬化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Ⅰ型鼓室硬化术后成功率最高,Ⅳ型鼓室硬化最低。
王新梅凌云贺楚峰蔡鑫章吴学文金毅吴丽莎吴宏蒋璐
关键词:鼓室硬化纯音测听术后疗效
三维重建对耳内镜下鼓峡手术参考价值的初步探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初步探讨CT三维重建对耳内镜下鼓峡手术的参考价值,为耳内镜手术的术前评估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6具(12侧),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制作鼓峡的3D模型进行观察和测量,与耳内镜解剖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病例2例,制作术侧耳的3D模型进行观察,与耳内镜术中所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用标本CT原始数据制作的鼓峡的3D模型上可观察到鼓前峡、鼓后峡、听骨链、匙突、面神经、鼓岬和咽鼓管鼓室口等结构,不同视角下,3D模型上各个解剖结构的形态及位置关系均与耳内镜解剖所见相近,3D模型测量与解剖测量数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病例CT原始数据制作的3D模型上还可观察到病变的大致形态及其位置,观察结果与耳内镜术中所见情况相符。结论 CT三维重建能充分利用CT原始数据,术前即能实现直观、立体、多角度的观察,其在成像方面诸多特点与耳内镜相似,对耳内镜下鼓峡手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黄思达吴学文金毅金毅梅凌云陈伟梅凌云牛志杰贺楚峰
关键词:CT三维重建
鼓膜软骨塑形器在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运用鼓膜软骨塑形器塑形软骨在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通过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测量鼓膜尺寸设计制造一种鼓膜软骨塑形器,用于裁剪和塑形软骨以修补鼓膜。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66例(7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用此软骨塑形器在耳内镜下完成Ⅰ型鼓室成形术,术后对鼓膜愈合情况、听力恢复效果等进行观察。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9个月。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影像测量鼓膜紧张部宽为(8.60±0.20)mm、高为(8.64±0.19)mm,设计内径8.60 mm的圆筒状软骨塑形器。用鼓膜软骨塑形器塑形的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行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为100%;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23.10±7.33)dB,术后1个月平均气骨导差缩小为(16.80±6.10)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1,P<0.05);术后3个月平均气骨导差为(14.30±6.40)dB较术后1个月进一步缩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630,P<0.05)。结论:鼓膜软骨塑形器塑形软骨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中应用简便、稳定、可靠,可以减少移植物软骨处理时间,提高手术效率,术后鼓膜形态和功能恢复好。
金毅贺楚峰蔡鑫章吴学文蒋璐吴丽莎吴宏刘畅宋剑梅凌云
关键词:鼓室成形术软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