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立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压缩骨折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疏松性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椎弓根螺钉
  • 1篇椎骨
  • 1篇椎体
  • 1篇椎体后凸
  • 1篇椎体后凸成形
  • 1篇椎体后凸成形...
  • 1篇椎体压缩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褚立
  • 1篇张义龙
  • 1篇孙志杰
  • 1篇孙贺
  • 1篇刘正蓬
  • 1篇王建华
  • 1篇王雅辉
  • 1篇李哲

传媒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某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皮椎体形成术(PVP)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观察和分析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中出血量和骨水泥注入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椎体高度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临床价值.
褚立
关键词:抗骨质疏松药物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为2015年1~12月收治的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对照组为2014年1~12月收治的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两组均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术,观察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CT辅助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输血量,术中置钉数量、置钉准确数,计算置钉准确率;记录两组术后即刻螺钉矢状面夹角、螺钉内倾角差值、螺钉进钉点水平位置差值,术前、术后6个月伤椎前后高度比、矢状位后凸Cobb角及胸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4.5%、74.6%(P<0.05)。观察组螺钉矢状面夹角、螺钉内倾角差值、螺钉进钉点水平位置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6个月伤椎前后高度比、胸腰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矢状位后凸Cobb角、VAS均低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伤椎前后高度比、胸腰椎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矢状位后凸Cobb角、VA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术的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王雅辉刘正蓬褚立明颖张义龙孙志杰王建华李哲孙贺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计算机辅助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