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宁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立达霉在草鱼体内的代谢物
- 本发明涉及立达霉在草鱼体内的代谢物,所述的立达霉在草鱼体内的代谢物为:N‑(2‑羧基‑6‑苯甲基)‑N‑(甲氧乙酰基)丙氨酸、N‑(2‑羟甲基)‑6‑甲苯基‑N‑(羟乙酰基)丙氨酸、N‑(2,6‑二甲苯基)‑N‑(羟乙酰...
- 吕新美董亚萍胡鲲孙晶姜莺颖张一柳刘力硕程俊茗朱凤娇吴映捷董龙香范宁宁
- 文献传递
- 立达霉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达霉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所述的测定方法包括:(1)专属性试验,(2)稳定性试验,(3)最大的有关物质测定。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采用HPLC对立达霉有关物质进行测定,具有高效、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
- 朱凤娇吕新美胡鲲孙晶董亚萍程俊茗吴映捷董龙香刘思雅范宁宁
- 文献传递
- 立达霉在草鱼体内的代谢物
- 本发明涉及立达霉在草鱼体内的代谢物,所述的立达霉在草鱼体内的代谢物为:N‑(2‑羧基‑6‑苯甲基)‑N‑(甲氧乙酰基)丙氨酸、N‑(2‑羟甲基)‑6‑甲苯基‑N‑(羟乙酰基)丙氨酸、N‑(2,6‑二甲苯基)‑N‑(羟乙酰...
- 吕新美董亚萍胡鲲孙晶姜莺颖张一柳刘力硕程俊茗朱凤娇吴映捷董龙香范宁宁
- 文献传递
- 中华鳖结节病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 在山东聊城某一中华鳖养殖基地发现结节病,该病常见于外塘养殖的1~2龄中华鳖。结节病主要发现于患病中华鳖的肺、肝、肌肉;肺和肝常见大量小结节,伴有器官硬化;肌肉处结节较大,多见于四肢肌肉关节及脖子肌肉,并常发生溃烂。结节直...
- 范宁宁杨先乐胡鲲杨移斌
- 关键词:中华鳖结节病干酪样坏死HE染色结缔组织增生
- 中华鳖结节病病原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分析
-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是我国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之一,除宁夏、西藏等条件比较极端地区没有分布之外,在我国其他地区均有中华鳖的报道。上世纪70年代以前,市场上的鳖还以捕捞的野生中华鳖为主。自上世纪90年代中...
- 范宁宁
- 关键词:中华鳖结节病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理切片
- 一种中华鳖结节病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病理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背景】在山东聊城市一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养殖场暴发了结节病(Sarcoidosis),典型症状为内脏、四肢肌肉等部位出现结节;感染后期引起多重感染,所有内脏发臭腐烂。调查发现2017年该病传染率、死亡率较2016年均升高。目前国内尚未有中华鳖感染结节病的报道,其感染途径、病原体及防治方法均属未知。【目的】分析中华鳖结节病的病原,进行病理学研究,并为防控该病寻找解决方案。【方法】按照病害诊断方法,在排除寄生虫及病毒感染后,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同时通过病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进行防控药物筛选,并对该病的组织病理学进行研究。【结果】从病灶处分离到两种优势菌株DM1和DM2,体外回归感染试验表明DM1为中华鳖结节病病原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生理生化鉴定显示,DM1为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等14种药物敏感,对呋喃唑酮和头孢氨苄表现中敏,对诺氟沙星、利福平、氨苄西林等18种药物表现耐药。病理切片显示结节最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包膜,内部豆渣样物质为嗜酸性凝固性坏死。【结论】中华鳖结节病的病原菌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养殖过程中可通过使用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等药物进行疾病防控。
- 范宁宁胡鲲杨移斌陈小星杨先乐
- 关键词:中华鳖结节病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理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