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建强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知行
  • 1篇知行合一
  • 1篇阈值
  • 1篇逻辑
  • 1篇管理哲学
  • 1篇合法
  • 1篇合法性
  • 1篇法性
  • 1篇本土
  • 1篇本土管理
  • 1篇创业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篇肖建强
  • 1篇徐二明

传媒

  • 1篇外国经济与管...
  • 1篇管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创业中的合法性阈值跨越过程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依据因果逻辑,跨越合法性阈值是目标导向性的理性选择行为的结果;依据凑效逻辑,跨越合法性阈值是以手段为前提的即兴行为达成的效果。通过对一个技术型新创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合法性阈值跨越过程中呈现凑效与因果过程的迭起现象:在产品研发阶段,跨越隐性合法性阈值是凑效过程形成的效果,即创新等因素带来的"副产品",企业以手段为前提,并通过沟通互动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自我承诺;在商业化阶段,跨越显性合法性阈值是一个通过采用理性的合法化战略而实现的目标,新创企业在"舞台"上表演,并通过讲故事和身份宣称而进行意义建构;在成长阶段,新产品研发和商业化并行,合法性阈值的跨越是凑效与因果这两个过程的结合。
徐二明肖建强李维光
“战略即实践”学派述评——兼与“知行合一”观对话被引量:17
2018年
在西方现代社会理论"实践转向"的大背景下,战略管理研究中兴起了"战略即实践"的视角,将战略实践活动、惯例以及实践者作为核心研究对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战略即实践"学派初步形成。它关注"生活世界",以诠释学中的"筑造"模式和"栖居"模式为本体论基础,重新界定了战略研究中"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扩展了战略研究的边界,并与制度理论、惯例理论、身份理论、叙事理论进行了对话与融合。本文回顾并讨论了这一学派发展的基本脉络、哲学基础、基本原理、应用范例以及发展面临的挑战,指出了它对推动中国本土管理"实践转向"的启示。此外,本文从行动者、行动导向、行动逻辑等方面比较了它与中国古典"知行合一"观的异同,展望了研究本土管理实践和建构理论的新机会。
肖建强孙黎罗肖依
关键词:知行合一管理哲学本土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