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主体性建设的必要性及党建工作抓手被引量:1
- 2017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是一项惠及全国并泽及后世的伟大事业,需要广大社会各阶层同行同心的决心与众志成城的斗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及中国共产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战略,既提供了参政党主体性建设的驱动力,也提出了参政党主体性建设的内容要求,更提供了参政党进行主体性建设的党建工作的现实抓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党建工作的重心,就是要获得政党主体性内容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落实。理论自觉是解决为什么要建设参政党、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和怎样建设参政党的理论问题,实践落实则是要将自觉地将参政党主体性内容,落实在参政党的组织形态、制度体系、行为逻辑等方面。
- 张师伟窦欢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 新时代提升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研究
-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自提出始,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当前学术界关于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中提升执政党执政能力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研究成果大多都集中于解释、阐释其具体含义,探讨其...
- 窦欢
- 关键词:治国理政执政能力
- 文献传递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法制建构被引量:1
- 2016年
- 协商民主理论是学术界近10年来热议的焦点议题之一,围绕协商民主的概念及理论等问题,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但缺乏对协商民主如何获得法律的制度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协商民主理论的法制面向就是试图从普遍制度规范建构的角度,探讨协商民主的法制化,推动有关协商民主的立法。协商民主理论研究要面向法制,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的要求,也是协商民主理论自身发展以及落实权利保障与实践的要求。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要走法治道路就需要有一套规范的组织与程序,以落实权利保障并实现程序的正当。协商民主的法制化对推进依法治国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重要意义。
- 张师伟窦欢
- 关键词:协商民主权利保障正当程序
- 法制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法治抓手
- 2016年
- 协商民主理论是十几年来学术界热议的焦点议题之一,围绕着协商民主的概念及理论基础等问题,产生了数量非常可观的研究成果,而对协商民主如何获得规范的制度形式等则相对缺乏研究。协商民主理论的法制面向就是试图从普遍制度规范建构的角度来探讨协商民主的法制化,推动关于协商民主的立法。这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的要求,也是协商民主理论自身发展以及落实权利保障与实践的要求。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除了需要落实权利保障和程序的正当性之外、还需要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行为范式。协商民主的法制化对推进依法治国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重要意义。
- 张师伟窦欢
- 关键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制建构民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