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婷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子实
  • 2篇子实体
  • 2篇菌丝
  • 2篇ITS序列
  • 2篇次生
  • 2篇次生代谢
  • 2篇次生代谢物
  • 2篇RDNA

机构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2篇范桂枝
  • 2篇石卉
  • 2篇王晓婷
  • 1篇孙美玲
  • 1篇詹亚光
  • 1篇黄丽洋

传媒

  • 1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野生桑黄菌株的分离、鉴定和次生代谢物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对4种不同树种来源的桑黄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次生代谢物进行分析。方法将分离纯化的菌株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菌丝形态特征,利用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采用比色法分析次生代谢物量。结果从松树桑黄、桑树桑黄、暴马丁香树桑黄、杨树桑黄分离的菌株,其菌丝体形态特征相同,呈有隔分支,而菌落的生长速率和外观颜色不同,其中杨树桑黄的生长速率最快,达0.47 cm/d。进一步通过ITS序列分析发现,松树桑黄菌株为松木层孔菌Phellinus pini,桑树桑黄菌株为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暴马丁香桑黄菌株和杨树桑黄菌株为鲍氏木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对多糖、黄酮、多酚和三萜物质的分析发现,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均含有这些次生代谢物,但其量与菌株来源有关。暴马丁香树来源的子实体中多糖量最高,为98.20 mg/g;杨树来源的子实体中黄酮、三萜、多酚量最高,分别为548.49、1.48、33.70mg/g。菌丝体中多糖、黄酮、多酚和三萜物质产量累积最高的菌株来源于桑树,分别为259.64、223.11、43.78、24.80 mg/L;同时发现,菌丝体中的三萜量高于子实体,其中桑树菌丝体中的三萜量是子实体的7倍左右。结论 4株桑黄菊菌株菌丝体形态基本无差异,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可以鉴定桑黄菌株;4株桑黄菌丝和子实体中次生代谢物量存在差异。
黄丽洋石卉王晓婷范桂枝
关键词:子实体菌丝次生代谢物RDNAITS序列
野生桑黄菌株的分离、鉴定和次生代谢物分析
目的 桑黄菌株的分离、鉴定和次生代谢物含量分析.方法 将分离纯化的菌株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菌丝形态特征,利用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采用比色法分析次生代谢物含量.结果 从桑树桑黄、暴马丁香树桑黄、杨树桑黄、松...
孙美玲石卉王晓婷詹亚光范桂枝
关键词:子实体菌丝次生代谢物RDNAITS序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