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电重构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瓣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电重构
  • 1篇心尖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行经
  • 1篇延续护理
  • 1篇药物依从性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者

机构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王安立
  • 2篇王志农
  • 1篇王莉
  • 1篇王晶晶
  • 1篇李仙
  • 1篇奚望
  • 1篇王文静
  • 1篇于越
  • 1篇殷亮

传媒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护理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促房颤自稳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易自发由阵发性向持续性乃至永久性发展,即房颤自稳现象,而心房电重构是房颤自稳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心房电生理改变。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mall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SK通道)是近年发现的广泛分布于心肌细胞中的离子通道,具有对胞内钙离子高敏感性的特点。SK通道在心房肌细胞的电重构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促进房颤自稳并致使房颤持久化的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旨在通过综述近年相关研究,总结SK通道促房颤自稳性的机制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讨论。
王安立殷亮王志农
关键词: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心房颤动心房电重构持续性心房颤动
不同路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路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Pub Med、Embase、Ovid Medline数据库和效果评价文摘数据库(DARE)进行文献检索,获得已公开发表的行经心尖(TAp)、经股动脉(TF)及经升主动脉(TAo)3种路径TAVI的随机对照研究,统计各路径患者术后早期(30 d内)病死率、人工瓣膜瓣周漏、严重出血事件、大血管并发症、卒中、急性肾损伤及起搏器依赖型传导阻滞等手术相关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2篇文献,总病例数11 530例。TAp组、TAo组患者术后早期人工瓣膜瓣周漏发生率均低于TF组[4.6%(63/1 384)vs 9.2%(400/4 366),P<0.00001;6.4%(33/518)vs 9.3%(331/3 541),P=0.002],而术后早期病死率均高于TF组[10.0%(271/2 711)vs 4.8%(326/6 756),P<0.000 01;8.9%(46/518)vs 4.5%(160/3 541),P=0.002]。TAp组、TAo组患者的术后早期严重出血发生率均高于TF组[8.4%(186/2 204)vs 3.9%(268/6 818),P<0.000 01;6.5%(35/542)vs 1.4%(50/3 569),P=0.01]。TAp组患者术后早期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F组[2.3%(58/2 524)vs 6.5%(417/6 367),P<0.000 01],而TAo组与TAp组、TF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的术后早期卒中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F组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低于TAp组[8.3%(610/7 334)vs 22.8%(615/2 699),P<0.000 01]和TAo组[3.1%(110/3 569)vs 12.5%(68/542),P<0.000 01]。TF组患者术后早期起搏器依赖型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TAo组[13.2%(472/3 569)vs 9.2%(50/542),P=0.003]。结论经TAp路径及经TF路径行TAVI路径较短,可以有效减少瓣周漏及大血管损伤的发生,具备独特的优势与潜在价值。
王安立奚望于越王志农
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换瓣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凝血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胸心外科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106例,按患者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电话随访为主的延续护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抗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按时复诊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抗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时复诊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血栓或栓塞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加强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指导,尤其是按时服药的监督与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相关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王晶晶李仙王莉王文静王安立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抗凝治疗药物依从性延续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