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某公司芳烃抽提装置扩建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2011年
- 目的识别、分析某公司芳烃抽提装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芳烃抽提装置扩建工程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结果该扩建工程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抽余油、苯、甲苯、二甲苯、噪声。现场检测结果显示芳烃现场岗位工人接触噪声的40 h等效声级为73.2 dB(A),低于80 dB(A),不属于噪声岗位。但该岗位巡视点中排放点、P-107B、P-108B等处定点噪声值均高于85dB(A),属噪声点,工人巡检上述地点时应佩戴好防噪耳塞。其他各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程度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卫生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范和标准要求,该建设项目可行。
- 王姣
- 关键词:芳烃抽提职业病职业卫生评价
- 某公司环氧乙烷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识别和分析某公司年产20万t环氧乙烷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环氧乙烷、乙二醇、乙醇胺、氨、工频电场和噪声。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空气岗位工人接触噪声的40 h等效声级为94.2 dB(A),高于80 dB(A),属于噪声岗位;其余岗位巡视点噪声值均低于80 dB(A),不属于噪声岗位。其他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程度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在职业卫生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及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该建设项目可行。
- 王姣
- 关键词:职业卫生评价
- 某医院CT引导125I粒子源植入场所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预测某医院125I粒子源植入治疗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对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放射防护设施的最优化及合理、可行的放射卫生措施和管理对策提出建议。方法按照国家放射卫生防护相关监测规范,调查和分析125I粒子源植入项目中从放射性核素购买、分装、注射、诊断、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放射性危害因素及对放射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结果125I粒子源植入现场检测术者位辐射最大值为3.53μSv/h,每名患者住院7 d,每天查房时间约30 min,与患者距离1.5 m,现场检测距患者床1.5 m辐射最大值为0.17μSv/h,按此估算放射工作人员在没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情况下辐射年剂量为0.41 mSv。结论该医院CT引导125I粒子植入场所放射防护屏蔽效果经检测基本合格,所设置的放射防护管理及粒子源植入的临床医生纳入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符合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要求。
- 王姣
- 关键词:控制效果评价
- 某公司预还原氨合成催化剂扩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400 t/年预还原氨合成催化剂扩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该扩产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其他粉尘、氨、镍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工频电场。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该扩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防护效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 王健安刚郑洪岩王姣
- 关键词:氨合成催化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放射防护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对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进行放射防护评价,了解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诊断、甲功测定、甲亢治疗的放射防护水平。方法 2021年8—10月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对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检测、表面污染检测、设备性能检测、通风换气检测及放射防护评价。结果 SPECT-CT工作区注射台窗口(开)、分装柜观察窗、分装柜操作口(开)、废物室防护门和留观室防护门、SPECT-CT机房防护门处的剂量率较高。SPECT-CT中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13~0.19μSv/h,处于环境本底水平。核医学科放射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检测结果均小于探测下限,即<0.09 Bq/cm^(2)。SPECT-CT中的SPECT和CT的设备性能检测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通风橱截面风速未达到1 m/s,部分放射工作场所通风换气次数<4次/h。结论 建议院方针对关注点剂量率较高的区域,加强放射防护管理,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医护人员与受检者短暂停留,规定过程完成后不得在以上区域逗留。通风橱更换大功率风机,增大截面风速。在每个功能房间增设气流单向电动阀,避免各房间通风管道气流互通。在通风橱排风口、各功能用房排风口处增设可更换滤芯的活性炭过滤装置,并定期更换活性炭。
- 李玲玲安刚王姣
- 关键词:核医学科甲亢治疗
- 2015—2019年盘锦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了解和掌握2015—2019年盘锦市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状况及防护水平。方法采用RGD-3D热释光剂量监测方法,对2015—2019年盘锦市医疗机构及部分工业、企业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盘锦市2015—2019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平均年有效剂量依次为3.07、2.16、1.84、0.78和0.76 mSv/年,呈逐年下降特征。不同工种中人均年有效剂量:工业探伤>核医学>放射治疗>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源等其他应用。结论 2015—2019年盘锦市医疗机构及部分工业、企业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均有效剂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有效剂量限值(20 mSv/年),工作场所的防护现状符合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要求。
- 王姣
- 关键词:个人剂量监测
- 2019年盘锦市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盘锦市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情况,目的在于预防控制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最大限度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及时发现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风险,为制定修订放射卫生法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19年盘锦市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与鉴定情况。开展放射防护基本情况调查及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盘锦市开展放射诊疗机构有85家,个人剂量监测人数608人,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5.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为97.8%。全年无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病例。结论2019年盘锦市放射诊疗机构中数字化放射诊疗设备已经远超过了传统X射线机,不同机构的放射防护配置也较为完善。个人剂量监测率和职业健康检查率还需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
- 王姣
- 盘锦市某医院核医学科碘治疗项目放射防护屏蔽计算与剂量估算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通过对盘锦市某医院核医学科碘治疗项目进行放射防护预测性评估,了解碘治疗项目的放射防护水平。方法2021年10月,采用理论计算法和综合分析法,对盘锦市某医院核医学科碘治疗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设施进行放射防护屏蔽计算和剂量估算。结果该项目存在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分装、转运和口服过程中的含Na^(131)I的放射性药物,核素Na^(131)I衰变发出的γ射线及口服过^(131)I放射性药物的受检者。估算结果显示,碘治疗工作区护师与医师岗位全身(0.01 mSv/a)、眼晶体(0.01 mSv/a)、手部(0.04 mSv/a)的年当量剂量均低于国家职业剂量限值与年剂量管理目标值。结论碘治疗工作区的总体屏蔽设计合理,但存在个别功能用房的防护门外关注点剂量率较高。针对关注点剂量率较高的区域,建议加强管理,不要长时间停留。
- 李玲玲安刚王姣
- 关键词:核医学科
- 盘锦市防水卷材加工行业职业危害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对盘锦市7家防水卷材企业的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显示,该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尘、煤尘、滑石粉尘、其他粉尘、沥青烟、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高温、噪声、工频电磁场,除1家企业板岩投料处矽尘的超限倍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他检测结果均不超标。生产现场均为人工操作,生产车间的浸油槽、涂油槽均为敞开式,工人在配料、浸油、涂油、放岩、下卷、压膜的过程中可经呼吸道吸入、皮肤吸收的方式接触到石油沥青烟和有毒有害物质,且个别生产厂房无有效通风设施,现场工人工作时间长,作业工人需佩戴防护用品,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
- 王姣安刚娄建
- 关键词:防水卷材职业病危害
- 某公司乙烯扩建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识别、分析某公司乙烯装置工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结果该扩建工程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液化石油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氢、三苯、苯乙烯、抽余油、噪声、高温。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压分车间分离岗位、裂解车间炉岗和急冷岗的岗位工人接触噪声40 h等效声级分别为77.1、77.6、75.9 dB(A),均低于80 dB(A),不属于噪声岗位。裂解炉为高温作业场所,WGBT指数为26.3℃。各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行。
- 王姣
- 关键词:乙烯装置职业病职业卫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