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显
- 作品数:20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自定义报表生成方法
- 一种自定义报表生成方法,先获取原始数据;然后将原始数据通过计算策略分别存储到相适配的汇总表中;接着创建报表模板,并将原始数据填充至报表模板中,并对选中的数据进行标记;最后选择不同的时间,并结合标记,匹配到不同时间的数据,...
- 徐涛夏运超蔡鹏林显李鹏周敏王代春陶兴勇曹海
- 水电站发电负荷快速减少后水库的精准控制方法
- 水电站发电负荷快速减少后水库的精准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TEP1.全厂负荷快速减少动态监测及补水必要性判断;STEP2.确定补水流量及其组合方式;STEP3.下达与执行闸门命令。本发明可根据水电站下游的水位变幅控制要求,...
- 蔡鹏胡仁焱陈申伟刘亚新林显李鹏刘俊曹海陶兴勇
- 文献传递
- 梯级电站调度机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创新
- 2018年
-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三峡梯调通信中心")是长江电力梯级电站运行管理的综合调度及水文气象服务机构。2002年,三峡梯调通信中心成立,承担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水库调度、电力生产运行调度、水资源分析及水文气象服务、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力通信系统管理维护等工作。经过数年部门机构的整合。2012年,三峡梯调通信中心设立成都调控中心,负责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梯级电站的综合调度管理,同年接管金沙江水文气象中心,业务从三峡区域开始延伸到金沙江下游区域。中心本部(宜昌区域)设立了7个内设部门.
- 林显李娟
- 关键词:梯级电站业务管理流程统一调度组织架构
- 水电站发电负荷快速减少后水库的精准控制方法
- 水电站发电负荷快速减少后水库的精准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TEP1.全厂负荷快速减少动态监测及补水必要性判断;STEP2.确定补水流量及其组合方式;STEP3.下达与执行闸门命令。本发明可根据水电站下游的水位变幅控制要求,...
- 蔡鹏胡仁焱陈申伟刘亚新林显李鹏刘俊曹海陶兴勇
- 文献传递
- 基于Transformer的局部时间步长二维水动力方法研究
- 2024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局部时间步长二维水动力模拟方法,旨在优化洪涝模拟的速度与精度,满足迫切的防洪减灾需求。该方法通过引入Transformer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与序列预测功能,结合局部时间步长技术动态调整水动力系统中局部区域的时间步长。以蒙洼蓄洪区的实际洪水过程为实例,模拟结果表明:在与遥感淹没影像及传统数值方法模拟结果的对比中,该方法在淹没范围与淹没深度的预测方面展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相对误差保持在4%之内;与传统的全局时间步长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在保证模拟稳定性和精度的前提下,显著减少计算时间,在150 m网格分辨率下计算效率提升70.27%。
- 滕述臣向小华曹红伟林显吴晓玲
- 关键词:TRANSFORMER
- 一种自动启闭泄水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启闭泄水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包括挡水闸门、两个闸墩、溢流道、旋转套筒、滑动导槽、充水孔和泄水孔;挡水闸门与旋转套筒刚性连接,旋转套筒转动安装在两个闸墩之间,旋转套筒布置在闸墩顶部,挡水闸门下方布置溢...
- 覃艳奎林显魏林邦刘园易子军田力程晓东胡翔郭明昭
- 高压隔离开关电触头性能改善探讨被引量:29
- 2010年
- 在分析中国高压隔离开关电触头运行问题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隔离开关电触头性能改善的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采用碳离子注入方法改善高压隔离开关银基电触头耐磨性、导电性、抗氧化性的方案,为中国高压设备企业改善高压隔离开关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 凌颖赵莉华林显唐婷婷
- 关键词:高压隔离开关电触头离子注入碳离子
- 一种基于多源响应的闸门调度方法及设备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响应的闸门调度方法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待调度水库在控制时间段内闸门所需操作水量;S2、根据所述闸门所需操作水量确定闸门的可调档位;S3、确定在控制时间段内闸门的可操作时间段;S4、确定在...
- 蔡鹏林显李鹏徐涛周敏王代春曹海陶兴勇夏运超
- 流域梯级电站调度安全管理一流班组建设
- 2023年
- 成都调控中心以“精调两库水,力保一江安”为使命,在管理、生产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安全原则,结合独特创新的“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以科学发展的角度,从制度、宣传、培训、总结、责任、台账、科研等多方面,就调度管理安全建设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将部门打造成流域梯级电站调度安全管理一流班组。
- 赵全林显赵培朋
- 关键词:梯级电站
- 一种电网直调流域梯级水电站发电计划分析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直调流域梯级水电站发电计划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包括并网机组台数限制因子设计、爬坡时段因子设计、机组启停变量因子设计、值班记录模板因子设计、机组启停及并网机组台数判据的设计,按照固定的数据读取频次从相...
- 陶兴勇李鹏林显周敏徐涛王代春曹海蔡鹏夏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