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新闻采访权涵义与性质初探
- 2011年
- 采访权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不可或缺的权利,它与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权、表达自由等直接关联。明晰采访权的涵义与法性质,既有助于对采访权的有效规制,也有助于对记者采访活动的保护和救济。在分析比较关于采访权法性质的不同认识的基础上,采访权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权利,并且具有多个层面的复合特征。
- 李迎春
- 关键词:采访权权利权力公共权利
- 新闻采访权的基本法理解析
- 2011年
- 采访权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拥有的最重要的权利。规制和保护采访权,首要的问题在于探析和阐释采访权的基本法理。比较采访权法性质的不同见解表明了采访权作为一种复合性公共权利的权利本质。
- 李迎春
- 关键词:采访权法理解析公共权利
- 新闻采访权法性质析论
- 2011年
- 采访权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拥有的一种权利,与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权、表达自由等直接关联。随着媒体功能的凸显,采访权受阻、遭侵犯以及记者滥用采访权等事件频频出现,对采访权的保护、限制与规范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分析比较关于采访权法性质的不同见解,可以认为采访权是一种复合权利,对不同采访对象具有不同权利要求。
- 李迎春
- 关键词:采访权职业权利社会权利公共权利
- 诽谤诉讼“实质恶意”原则的法理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实质恶意标准是美国诽谤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该原则是美国最高法院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确立的,它为确定表达自由和名誉权之间的界限提供了明晰的论证思路。重温这一原则的证成逻辑,阐释其背后的司法哲学,既可以领略司法能动主义在权利保障方面的积极作为,也有助于理解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表达自由的司法精义。
- 李迎春
- 关键词:司法能动主义
- 论高空抛物侵权诉讼的复合结构——基于《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的规范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具体侵权人"的确定一直是高空抛物侵权案例中的难点。《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由可能加害人予以补偿"的规定,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原则思路。然而,该规范的司法适用仍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从诉讼角度而言,为了明确"可能加害人",满足侵权诉讼"明确的被告"要求,可引入行政诉讼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敦促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受害人的权益,从而将高空抛物侵权案例带出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和"可能加害人"的迷宫。
- 李迎春杜庆华
- 关键词:高空抛物复合结构
- 徘徊于权利与权力之间——采访权研究述评被引量:4
- 2010年
- 采访权是记者在从事采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但学界对采访权的研究却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主要梳理了近年来学界对于采访权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将学界对于采访权的研究归纳为如下方面:采访权的含义与性质、采访权的限制与救济、对采访权基于规范主义的探讨。这种梳理将为采访权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李迎春
- 关键词:采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