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琰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内蒙古草原放牧肉牛春季补饲量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试验旨在研究内蒙古草原放牧肉牛春季最佳补饲量。选择75头体重为(281.19±17.15)kg的健康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5组(A、B、C、D、E组),每组15头牛,1头牛为1个重复。各组分别按体重的0、0.3%、0.6%、0.9%及1.2%补饲精料,依次为0、0.8、1.7、2.5及3.4kg/d,其他放牧条件相同。预试期15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随着精料补饲量的增加,肉牛的平均日增重依次显著增加(P<0.05),D组平均日增重较A、B、C组分别提高331.25%、130.00%及38.00%,日粮中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组日均收入为11.22元,分别较A、B、C及E组显著提高了183.33%、102.53%、36.17%及20.52%(P<0.05),育肥效益最好。综合以上结果,内蒙古草原春季放牧条件下,肉牛每天的最佳补饲量为2.5kg,在此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日增重及较高的经济收益。
- 李琰琰孙满吉刘爽王松坡张运强胡明
- 关键词:春季平均日增重
- 不同养殖模式下奶牛产乳效率的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养殖模式下奶牛的产乳效率。分别选择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农村养殖户3种养殖模式下体重、体况相近的初产荷斯坦奶牛150头,按照产乳时间,每30 d为1组,连续3 d测定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乳量,并取乳样测定干物质含量和乳脂率,计算出产乳效率。结果表明,在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均显著高于养殖小区和养殖户产乳效率(P<0.05)。泌乳前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比养殖小区和养殖户产乳效率分别显著提高37.76%和66.67%;泌乳中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比养殖小区和养殖户分别显著提高45.45%和120.69%;泌乳后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比养殖小区和养殖户分别显著提高48.65%和214.29%。说明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显著高于养殖小区、养殖户奶牛产乳效率。
- 王松坡李琰琰刘爽张运强孙满吉
- 关键词:养殖模式荷斯坦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