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匹诺塞林缓解大鼠肝细胞系BRL-3A低氧/复氧损伤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匹诺塞林(PIN)对低氧/复氧(H/R)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肝细胞(BRL-3A细胞系)分为正常对照组、PIN实验组、低氧复氧损伤模型组和PIN预处理组。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ELISA检测TNF-α和IL-1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LR4、IκB-α和NF-κB P65蛋白水平;RT-q PCR检测细胞中TLR4、IκB-α和NF-κB P65mRNA表达。结果在H/R条件下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增高(P<0.001),ALT活性升高(P<0.01),IL-1β和TNF-α含量增多(P<0.01),TLR4和NF-κB P65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而IκB-α降低(P<0.05);经PIN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小(P<0.001),ALT活性降低(P<0.01),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P<0.01),TLR4和NF-κB P65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κB-α升高(P<0.05)。结论 PIN对H/R诱导的BRL-3A肝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 郭振牟童李婷婷朱迪蒲俊良吴忠均
- 关键词:肝细胞损伤核转录因子-ΚBP65
- 肝癌一期活体肝移植与切除后复发行活体肝移植疗效的系统评价
- 2017年
- 目的评价肝癌一期活体肝移植(LDLT)与切除后复发行LDLT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文献纳入标准,纳入4项临床同期非随机对照试验,合计639例患者,采用Rev Man5.3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表明,肝癌一期LDLT术后出血发生率相对于肝癌切除后复发行LDLT更低(RR=0.36,95%CI:0.19~0.68),P<0.05);二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及胆道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0.41,95%CI:0.13~1.36,P>0.05;RR=0.80,95%CI:0.47~1.36,P>0.05);二者围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4,95%CI:0.40~3.88,P>0.05)。肝癌一期LDLT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肝癌切除后复发行LDLT(RR=1.28,95%CI:1.02~1.61),P<0.05),但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0,95%CI:0.92~1.33,P>0.05);二者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23,95%CI:0.91~1.68,P>0.05;RR=1.21,95%CI:0.89~1.64,P>0.05)。结论肝癌切除后复发行LDLT与肝癌一期LDLT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当。
- 魏续福蒲俊良郭振牟童李婷婷朱迪吴忠均
- 关键词:肝移植活体肝移植术后复发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志愿者队伍应援探索被引量:2
- 2020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医院成为战疫前沿阵地,是发现疑似病例开展救治的一线战场。最大限度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是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本文总结了疫情防控应急期间我院三线力量四级梯队志愿者队伍的筹建与管理经验,为同仁们提供参考。
- 武倩赵庆华陈锐刘正淑李婷婷
- 关键词:志愿者人力资源应急管理
- “三层五级”满意度调查反馈模式的探索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索构建“三层五级”满意度调查反馈模式,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患者-管理者-员工3维视角创新构建“三层五级”满意度调查反馈模式,实现“院-科-组”3级数据监控管理,跨部门数据资源交互共享,形成数据-质控-绩效3融合。结果2019年国考门诊患者满意度较2018年提升5.96分;住院患者满意度较2018年提升2.37分;员工满意度较2018年提升4.51分。2020年获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国患者体验管理奖。结论“三层五级”满意度调查反馈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医患满意为落脚点,以数据驱动全面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 武倩赵庆华吕富荣肖明朝闵莉胡沛红李婷婷张莹傅羽瞳谌科郑双江
- 关键词:满意度医院管理
- IL-37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缺氧/复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IL-37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不同极化类型的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中IL-37 mRNA和蛋白质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过表达IL-37的细胞株,qRT-PCR检测CD206、CD86、ARG1和iNOS 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163、CD86蛋白质水平。通过Transwell法将THP-1细胞与人肝细胞L02细胞共培养并构建H/R模型,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HP-1细胞中STAT6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 M2型巨噬细胞中IL-37 mRNA及蛋白质水平上调。IL-37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IL-37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与L02细胞共培养,在H/R状态下显著提高肝细胞存活率(P=0.015),并降低细胞凋亡率和ALT、AST水平(P<0.001),减轻细胞损伤。Western blot提示过表达IL-37的THP-1细胞中STAT6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上调(P<0.01)。结论 IL-37能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对H/R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TAT6信号通路有关。
- 朱迪李婷婷陈青松牟童汤成泳
- 关键词:巨噬细胞肝细胞损伤
- IL-37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磷酸化而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37(IL-37)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SMMC-7721细胞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50、100、200)ng/mL的重组人IL-37(rh IL-37)。CCK-8法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Bax、Bcl-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beclin 1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的形成情况。结果 IL-37可抑制SMMC-7721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和自噬;IL-37处理组Bax、LC3和beclin 1水平增加,Bcl-2水平降低,mTOR的磷酸化被抑制;可见明显自噬体形成。结论 IL-37可诱导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可能与mTOR的磷酸化有关。
- 李婷婷朱迪牟童郭振蒲俊良吴忠均
- 关键词:SMMC-7721细胞凋亡自噬
- GSKJ4和IL-37通过抑制Jmjd3减轻巨噬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探讨GSK-J4及IL-37通过抑制Jmjd3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阐述其在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性。
- 陈青松周壮万磊朱迪李婷婷郑道峰吴忠均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索拉非尼耐药肝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和迁移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β联蛋白(EGFR/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肝癌索拉非尼耐药中的机制。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SF培养诱导成TAM,并对其进行表型鉴定,ELISA检测TAM分泌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水平,CCK-8法检测EGF对Hep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TM实验检测EGF对Hep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将TAM与肝癌细胞共培养探讨下游信号通路,采用药物敏感实验培养R-HepG2和R-SMMC7721索拉非尼耐药细胞株,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catenin、EGFR蛋白水平和表达情况。结果初步分离并鉴定TAM,与HepG2、SMMC7721细胞相比,培养获得索拉非尼耐药R-HepG2和R-SMMC7721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加;索拉非尼耐药细胞中加入TAM后,其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索拉非尼耐药细胞和肝癌组织标本中的β-catenin、EGFR的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TAM与EGFR/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索拉非尼耐药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 魏续福蒲俊良郭振李婷婷朱迪吴忠均
-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Β-CATENIN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