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亮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野生
  • 3篇野生大豆
  • 3篇生大豆
  • 3篇大豆
  • 1篇形态学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硬实
  • 1篇生境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学
  • 1篇生态学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特征
  • 1篇种皮
  • 1篇种皮结构
  • 1篇种群
  • 1篇种群生态
  • 1篇种群生态学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分子标...

机构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李建东
  • 4篇孙备
  • 4篇徐亮
  • 3篇王国骄
  • 2篇曹赫
  • 2篇董思言
  • 1篇殷萍萍
  • 1篇燕雪飞
  • 1篇韦岩
  • 1篇薛静
  • 1篇王国娇

传媒

  • 4篇大豆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微卫星分子标记即SSR标记,因为具有共显性,重复性高,高度丰富的多态性等优点,十分有利于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综述主要从微卫星序列的基本特征、原理等方面阐述了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在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论述,为微卫星分子标记在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董思言孙备李建东王国娇曹赫徐亮
关键词:野生大豆微卫星序列分子标记
野生大豆种皮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通过种皮的透水性,种皮结构的电镜扫描和酸蚀种子萌发,对野生大豆种皮构造与种子休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种子属于典型硬实,栅栏层是引起种皮不透水的主要原因,种脐是水分进入种子的主要通道,酸蚀20~30min能有效打破种皮的不透水性障碍。
徐亮李建东殷萍萍王国骄燕雪飞孙备
关键词:硬实种皮结构
辽宁省彰武县和盘山县野生大豆形态学、群落特征及生境之间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野生大豆考察收集工作以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对野生大豆从农艺学、生态学、品质化学、生理生化、植保、遗传育种、孢粉学、种群生态学、结构植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但有关群落方面的研究却未见报道。为探究野生大豆在形态指标、群落学特征及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辽宁省彰武县北沟水库地区和盘山县陆家乡地区野生大豆的形态特征、生态环境、伴生物种、干扰情况和濒危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采用植物群落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植株较高、形态指标优越、生活力较强的野生大豆所处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大、多样性指数高,土壤含水量和含氮量均较高、群落微气候条件也较优越;植株较矮、生活力弱有的野生大豆则相反。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地野生大豆存在植物群落的生态环境提出保护建议。
曹赫李建东王国骄孙备董思言徐亮
关键词:野生大豆生境群落特征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是栽培大豆(G.max)的近源祖先种,为栽培大豆的遗传育种和种质改良提供了巨大的基因库。生态学研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基础,对野生大豆生理生态学的研究表明野生大豆属短日照、喜温、喜湿的植物,对土壤要求比较宽,具有一定的耐盐性;而野生大豆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以种群遗传特征为主,已从种群分布、种子雨和种子库、种群动态、遗传分化以及种群的演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但现在关于野生大豆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种群动态的研究以及野生大豆群落生态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开展野生大豆生态学尤其是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对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备李建东王国骄徐亮薛静韦岩
关键词:野生大豆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