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瑶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理学更多>>
- 一个人和他的村庄——刘亮程散文中的主体存在与村庄书写方式被引量:1
- 2014年
- 村庄作为新疆作家刘亮程散文中最主要的书写意象,为其提供了最初的经验空间和生活教义。而作为经验主体,刘亮程对其笔下的村庄亦有着丰富多样的体认方式,从内在式体验到外在式观察,再到回忆与梦的层面,形成了其独特的立体多维的乡村认知与书写结构。在从文本层面呈现村庄的同时,刘亮程亦从内部寻找并塑造了徘徊于村庄的孤独主体,这些均在某些意义上显示出复杂的现代经验,并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 张玉瑶
- 关键词:散文村庄
- 城市:作为一种时空交错的复杂有机体——以林徽因《九十九度中》中的北京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在我们过去短篇小说的制作中,尽有气质更伟大的,材料更事实的,然而却只有这样一篇,最富有现代性;惟其这里包含着一种独特的看法,把人生看作一根合抱不来的木料,《九十九度中》正是一个人生的横切面。在这样一个溽热的北平,作者把一天的形形色色披露在我们眼前,没有组织,却有组织;没有条理,却有条理;没有故事,却有故事,而且那样多的故事;没有技巧。
- 张玉瑶
- 关键词:故事条理
- 巴金《憩园》中的返乡主体被引量:2
- 2013年
- 在现代中国独特的时空场域里,对于从传统故土走向现代都市的知识分子而言,"返乡"常常成为了被反复书写运用的母题和叙述模式。巴金在其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篇小说《憩园》中,一方面继承了既有的返乡叙述话语,另一方面则突显出一个独特的返乡主体形象,在"异乡人"、"寻梦者"和"介入者"的一系列角色转换中呈现出了四十年代知识分子面对乡土故乡时的复杂面向。
- 张玉瑶
- 关键词:《憩园》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