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巧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标准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新平台
  • 1篇弱筋小麦
  • 1篇水稻
  • 1篇同播
  • 1篇农技
  • 1篇农技服务
  • 1篇农业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因子
  • 1篇种田
  • 1篇种植户
  • 1篇种子
  • 1篇种子市场
  • 1篇作物
  • 1篇小麦
  • 1篇粳稻
  • 1篇科技超市
  • 1篇家庭农场

机构

  • 7篇江苏金土地种...
  • 6篇江苏里下河地...

作者

  • 7篇张林巧
  • 4篇杨建春
  • 3篇朱俊凯
  • 3篇朱莹
  • 2篇朱兆兵
  • 2篇刘晓斌
  • 2篇王宝和
  • 2篇周如美
  • 2篇尹康
  • 1篇何震天
  • 1篇谢云峰
  • 1篇何榕
  • 1篇白和盛
  • 1篇彭军成
  • 1篇林玮
  • 1篇张杰
  • 1篇盖玉芳
  • 1篇焦隽
  • 1篇梁丽君
  • 1篇周慧娟

传媒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粳稻扬粳3012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产量表现被引量:1
2019年
为研究中熟中粳品种扬粳3012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产量表现,设立了7个播种期(05-05、05-15、05-25、06-05、06-15、06-25、07-05),调查扬粳3012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扬粳3012产量在不同播期下差异显著,6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过早或过晚播种均会影响产量。从产量构成因素看,结实率、千粒质量与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播期推迟先下降后增加,而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随着播插期的延迟依次降低。
张林巧尹康杨德祯杨建春朱莹朱艳港周如美
关键词:水稻播种期高温
气候因子对扬州地区弱筋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研究2018、2019年2个年度不同气候条件下,4个弱筋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018年低温、阴雨、寡照的气候条件下,除扬麦15外,其他3个试验品种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低于2019年;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也均低于2019年;而硬度、吸水率等指标,在不同年度间差异不大,暗示硬度、吸水率指标受遗传背景影响更为显著。
张林巧朱莹朱莹朱兆兵朱俊凯朱俊凯周如美
关键词:气候因子弱筋小麦
江苏里下河地区种田大户经营现状与思考
2017年
为了深入了解目前种田大户经营现实情况,通过问卷走访调研,信息采集整理分析,调查了种田大户基本情况、作物品种和耕作技术、经济实力和机械设备、生产效益,分析认为大户经营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灾害风险较大、市场行情不稳定、人力资源短缺和规模效益偏低等情况,并提出加强可持续的农田基础建设、增加农业保险品种和实际理赔额度、农业补贴向种田人倾斜和做好新型农业综合服务工作等措施。
杨建春谢云峰尹康尹康
关键词:农业
稻麦种子市场销售现状和发展对策——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种子市场为例
2018年
稻麦种子市场新品种不断涌现,种子销售竞争激烈,农业经营主体发生变化,种子市场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影响种业市场良性发展。针对市场现实问题提出优化种子流通环节,增强服务意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提倡发展优特品种,增加良种补贴等措施,促使未来种业市场健康发展。
杨建春张林巧何震天朱俊凯
关键词:种植户
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阐述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和内涵,以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小纪基地和当地家庭农场为例分析其发展方向、发展模式。明确家庭农场是有一定条件要求的农村专业户,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经营主体。
杨建春林玮张林巧白和盛刘晓斌张杰王宝和
关键词:家庭农场
扬麦27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
张林巧朱俊凯朱莹周如美杨德祯王宝和曹金霞朱兆兵刘晓斌彭军成郭静
成果转化新模式 农技服务新平台——扬州农作物科技超市的实践与探索
2016年
农业科技服务超市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农技服务的新模式。扬州农作物科技服务超市以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资源丰厚的科研院所为依托,以营销网络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农业科技企业为平台,运用集成配套多种服务手段,有效地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对进一步探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何榕盖玉芳梁丽君焦隽张林巧周慧娟
共1页<1>
聚类工具0